第11版:理论周刊·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7月1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五情”融入模式 强化红色文化赋能党性教育

  欧巧云

  党性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广大党员一生的必修课。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内含伟大建党精神及其衍生的丰厚精神内涵,是党性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当前,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可通过创新红色文化“五情”融入模式,强化红色文化赋能党性教育,让党性教育“活”起来、“动”起来、“灵”起来。

  以“理”导“情”,夯实党性教育的情感基础。情感的产生通常建立在一定理性认知基础上,理性认知越丰富、越深刻,情感也就越丰富、越深刻、越持久。为此,在党性教育中,一方面可开展红色经典精读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性认知。精选一批红色经典书目,使党员干部通过阅读学习,对历史事件、红色人物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更好认知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可运用“导情”方式,提升红色文化的情感引导力。在主题教育中,重点解读红色经典中的情感元素,引导党员干部感受其力量和温度,更好理解蕴含其中的价值观,筑牢“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情感基础。

  以“境”生“情”,触发党性教育的情感生成。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和升华的,为此,可依托有效载体,营造党性教育的良好情境与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带动党员干部,促使他们在深刻思考中生成并升华崇高情感。其一,瞻仰红色旧址生情。近年来,随着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加持,各地红色场馆的“景观化”呈现和沉浸式体验效果更佳,应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前往瞻仰参观,感受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升华对党的崇敬之情。其二,走访红色线路增情。统筹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精选红色旅游线路,组织党员干部沿着中国共产党建党足迹,重走一条条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奋进之路,在强烈的心灵震撼与情感认同中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以“艺”共“情”,激起党性教育的情感共鸣。尽管很多红色故事发生的时空环境与今天大不相同,但任何年代,人们的情感诉求和情感经验总是相通的。在党性教育中,强化红色艺术创作及其体验是建构红色情感的有效路径。应通过为红色故事注入更多情感逻辑和情感力量,让故事更具张力、让人物更加丰满、让红色叙事更加令人信服,进而让严肃厚重的历史和抽象的价值观念更好走进党员干部的内心。与此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B站等新媒体渠道,通过微电影、短视频、音乐、舞蹈、图画等多元艺术形式深入感知红色文化,在感同身受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辉煌历程和情感积淀产生共情,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原则。

  以“心”传“情”,加深党性教育的情感沟通。提升党性教育实效,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灵沟通与融合。马克思曾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党性教育也要注重“交心”“传情”,通过以红色文化滋润党员干部心灵空间,促进其提升政治认同。一方面,针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开设红色文化专题辅导讲座,用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和价值形态影响党员干部的政治心理;另一方面,针对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分层次开展“一对一”谈话或帮扶,发挥红色文化提供正确思想价值导向、统一思想认识的作用,确保有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通过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主客体情感的融通,使党性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以“言”抒“情”,重视党性教育的情感表达。言为心声,应鼓励广大党员在抒写党性教育感悟与成效中升华红色情感。一方面,鼓励党员干部撰写党性教育心得体会、输出自己的红色体验。党员干部输出自身感受,是促进他们的知识与思想情感发生碰撞、实现情感价值观重构的前提;另一方面,认真倾听党员干部对党性教育、红色文化熏陶的诉求与建议,彰显教育实践的问题导向。这既是对党员干部教育主体地位的尊重,也可为有效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勘定精准起点。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