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牢记嘱托 奋力前行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充分发挥十八洞村大思政课的育人作用

  吉首大学党委书记 廖志坤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各级党组织和十八洞村村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掀开了全国精准扶贫的序幕,书写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从此,十八洞村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成为新时代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

  在十八洞村脱贫奔小康、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涌现了众多脱贫攻坚的先进人物和生动故事,散发出时代的光与热,这些都是鲜活生动的励志素材和精神养分。用好这一精神富矿,需要搭建青年与十八洞村沟通交流、同频共振的桥梁或平台,构建集“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大思政课,让青年更为深刻地感受领袖情怀、人民伟力、制度优越和时代精神。

  打造好十八洞村大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有宏大视野,也需要下绣花功夫;既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更需要创新机制方法。

  充分发挥十八洞村大思政课涵育时代新人的作用,需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课程组织者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八洞村的嘱托和人民情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正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二是全面收集、整理、挖掘十八洞村全新巨变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感人事迹和独特话语。要在十八洞村大思政课中实现重要人物的故事化、重大成就的场景化、典型话语的时代化,使十八洞村大思政课可触可感可信。

  三是进一步凝练、阐释好十八洞村这一精神富矿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十八洞村脱贫经验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也不可或缺。其中蕴含着诸如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党的领袖的人民情怀、互帮互助的社会传统以及精准成事的时代主旋律等时代价值,更需要进一步挖掘、利用。

  四是组建一支创造者、教育者、研究者三结合的教师队伍,使十八洞村大思政课有温度、有深度、有信度、有效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