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湘江副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余华再聊“三观”

  编者按

  “当他人的疼痛成为我自己的疼痛,我就会真正领悟到什么是人生, 什么是写作。”一千个人读余华,可以读出一千种感受,但这其中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叫疼痛。近日,余华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杂文随笔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均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再版。尤其是后者由余华亲自参与编选,以2015版同名杂文集为基础,保留读者喜爱的篇目,删去15篇,新增17篇,被称为迄今为止余华最重磅的杂文集。为此,余华还展开了一场直播,和网友再聊“三观”。

  白雪

  时至仲夏,品读作家的经典作品,在燥热中收获一丝清凉。

  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诞生,余华讲过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的某一天,余华和妻子走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哭着迎面走来。“我们当时惊呆了,王府井是什么地方?那么热闹的一个场所,突然有一个人旁若无人、泪流满面地走来,这情景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余华和妻子聊起这件事,猜测起那个人如此悲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让一个成年人不顾体面,当街崩溃痛哭?聊着聊着,这个形象就成了许三观的灵感来源。

  第二个故事是,余华刚开始写《许三观卖血记》时是当成短篇小说来写的,结果“刹不住车后变成了长篇小说。”原本他计划给《收获》写六篇短篇小说,在1995年每期发表一篇,《许三观卖血记》本该在第三期发表。快发稿时,编辑程永新打电话来催,余华回答说写了一万字了,但感觉刚开了个头,可能要写成中篇了。第四期发稿前,程永新又打来电话,问中篇写完了没,余华回答可能要写成长篇了。最终,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发表在了当年的第六期《收获》上。

  《许三观卖血记》在国内出版后,很快被翻译成韩语、德语、意大利语、法语、俄语……至今已在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它与《活着》一起入选了中国百位评论家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大作品”。虽然距离小说诞生已过去了近三十年,但它在如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非常单纯。主人公许三观是小镇丝厂的一名送茧工,他用卖血的钱娶了镇上的“油条西施”许玉兰,两人有了三个儿子:一乐、二乐和三乐。此后每次家里遇到困难,许三观都靠卖血度过,每次卖完血就去饭店点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犒劳自己……就这样卖了十一次。到第十二次时,许三观没能把血卖出去,不过那时家里条件已经好了,年过花甲的许三观第一次在不用卖血的情况下吃上了炒猪肝、喝上了黄酒。

  那位在王府井大街上大哭的老人被余华写进了小说结尾,变成了因卖血失败而崩溃的许三观。但《许三观卖血记》并不是一部悲惨的小说,正相反,很多读者评价这部小说是余华的长篇中“最温暖”的一部。

  余华用他极其擅长的幽默塑造了一个鲜活有趣的许三观。作品以极巧妙且动人的方式呈现了许三观的人物性格:首先,他是一位疼爱孩子的父亲,就算在最艰难最匮乏的时候,也要想办法给孩子们带来一些安慰;第二,他不轻易悲观绝望、苦大仇深,看不到未来的时候,就看眼前,先把今天糊弄过去再说;第三,虽然糊弄,却也不怠慢,逮住机会就快乐一下,而且一点点快乐要放大十倍,要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快乐。

  

  虽已出版多年,但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许三观卖血记》的关注一直不断。直播中有人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是“幸运版《活着》”,余华很赞同。“是否曾想把许三观写死”,他连连“澄清”,表示“绝对没有”,“因为《活着》里福贵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家人以后,我就希望下一部小说里没有一个人死去”。

  时光流逝,《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苦难对如今的年轻人有什么现实意义?余华的答案是,不同时代的人都会面临苦难,有时是经济上的,有时是精神上的,但落到每个人头上同样都是不幸。“这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话题,是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会面临的话题。”

  读者从许三观的崩溃联想到“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余华也回应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导致成年人一瞬间崩溃的其实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生活中巨大的压力时,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避开那根稻草,余华建议:“离开现在的位置”,换一个生活方式。

  在余华看来,许三观是“发疯文学”,“他老是说一些很激烈的话,但是其实他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平衡”;而他的妻子许玉兰则是“凡尔赛文学”,动不动就坐在门槛上哭诉,将一点小小的苦无限放大,以期获得别人的安慰。这两种看似相反的表达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躲开那根稻草。“人的情感在重压之下就像高压锅,一定要有一个出气口,它才不会炸。”

  

  在自序中,余华讲到,“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养育了我的写作,给了我写作时的身体、写作时的手、写作时的心跳。而文学给了我写作时的眼睛,让我在曲折的事件和惊人的现实那里,可以看到更为深入和更为持久的事物。”

  经典小说总是常读常新,高明的作家能让故事穿越时空,来到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读者面前,引起同样的感动。

  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磕磕碰碰,但人们心里总该保有一股热乎气儿,就像饥荒年代用嘴做大餐的许三观,在最艰难的时候仍怀有最热切的生活欲望,日子也就这样磕磕碰碰、热热乎乎地过下去了。

  余华说,“当你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你把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放到一边去,进入到别人的人生、别人的生活经历中去,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当然这种解脱是阶段性的,但是可以帮助你度过比较焦虑的一段时间。所以如果你说文学有什么实际作用的话,就是减少得抑郁症的可能性。我为什么那么快乐?就是因为我写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就是这样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被一代又一代读者阅读、分享,从中收获“解脱”与快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