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新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7月1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路径

  陈祖召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自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提出并被广泛践行以来,人民民主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国家治理更加高效,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得到极大彰显。当然,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要求我们努力探索有效路径,不断把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到更高水平。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制度自信。任何国家的制度都是在该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它的生命力和有效率也正在于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民主向纵深推进,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当前,三者相统一还需要继续优化,比如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人民有序政治参与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依法决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等等。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要切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落实;完善人大的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确保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和真实的表达。二是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三是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积极帮助民族地区改善民生、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间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成为常态。四是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保障基层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此外,还应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新形势下,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党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履行职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努力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坚持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海外侨胞工作,尊重并维护好他们的权益。

  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于我国伟大的民主政治实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它也必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发展。我们要不停脚步,继续主动作为,通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让人民当家作主能够得到具体的、现实的体现,让民主之树在新时代中国根深叶茂、常绿长青。

  (作者系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哲学博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