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
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应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呼唤。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4·25”重要讲话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构建以厚传统、深融合、重应用为导向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彰显中国之路
弘扬主流价值观,做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植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使命,重点培养国家级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师资团队,以“课程思政”打造学科专业“金课”,以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进体验式、沉浸式教学,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做经典“复读机”。
依托新文科发展,做深学科交叉融合。立足于不同专业、学科和文化的交叉点,突破“小文科”思维,构建“大文科”视野,以“四个自信”为底气采用中国案例,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现象、解决中国问题、指导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重视人文情怀和共情能力,把握“机器焦虑”与“技术恐惧”等核心议题,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
注重学科应用导向,做全学科门类设置。有学者将美国的三级学科专业代码分别与我国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相对应,我国各级学科数量均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通过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打破我国现有13个学科门类,带来全新问题与知识重构。
传承中华国学底蕴,做实冷门绝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通过“新美育”“艺术+”“设计+”,综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关注“冷、僻、弱”学科研究,摆脱国学、国韵、国器、国音“无人问津”“鲜有人知”“濒临消失”的境况。
二、构建以强创新、善资政、有贡献为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彰显中国之治
坚持学术原创。自觉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各类资源,研究国家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原创”“创新质量”“学术创新程度”等作为主要标准或指标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诸如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学科创新、学派创新、领域创新等。
注重资政服务。应着重考核其在咨政建言、指导社会实践、辅助宏观决策等方面的贡献。比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株潭一体化”金点子等。对创新结果和效益的评价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突出学术贡献。学术贡献不限于与众不同、前所未有,也不止于发表论著数量,更重要的在于创新的实施与效益,在于论著发表后的影响和效果。
用好学术评价。设立国家级人文社科成果奖,制定国家资助科研项目标志性成果在中国本土期刊首发制度,在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等国家级人才计划、荣誉称号评选中,向在国内期刊发表一流成果的人才倾斜,逐步形成学术共同体。用中文陈述成果、用中文期刊支撑国家奖,让中国人看得懂国家成果,让世界学习中国成果。
三、构建以说得出、传得开、声音大为重点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彰显中国之理
扩大学术期刊矩阵,夯实学术文化阵地。学术期刊不仅是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实际上事关我国的学术话语权。目前,中国学术出版业国际化整体不够强。因此,要大力发展基础好、有影响、弘扬主旋律的学术期刊,专注打造国际化学术期刊,应对学术期刊“卡脖子”现象,协调好“不铺摊子”与“不出乱子”的关系。
打造高端交流平台,激发科研“虹吸效应”。可以说,当前西方占据着科研数据高端交流平台的主导地位。打造我国自己的高端交流平台,显得极为迫切,当务之急是助推CSSCI等国际化。依托我国各大学会的学术期刊,将本土的学会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学会,把本土的学术会议办成世界级的学术会议,进而变成世界级科研成果的首发平台,发挥“虹吸效应”的积极影响。
建设媒体融合平台,增强成果传播实效。推行全数字编审校流程,以提升稿源多元化、编发时效性及学术创新力;实行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让学术成果即时化出版成为现实,提升学术成果出版的时效性,实现学术信息快捷、数字化的精准传播。
强化孔子学院传播载体,加大语言软实力建设。目前,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要通过梳理中国文化内核中的普适价值,加强汉语国际传播顶层设计,主导汉语国际传播学术领域的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本文系湖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