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一年一度跨年时,各大平台摩拳擦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各大平台推出的2022年跨年晚会累计超10场。以往跨年晚会是各大卫视的一场明星争夺赛,但各大卫视2022年跨年晚会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平台偏爱“实力唱将”,明星话题降温,邀“民星”成为新潮流。
无论是综艺晚会邀请流量明星来表演节目,还是影视剧让这类明星主演,主要原因是这类明星自带流量和人气,既能为晚会或者影视剧带来赞助资金,也能拉动收视率。但流量明星参演,一来增加了晚会运作成本,二来并不天然等于晚会质量高。换句话说,一台晚会是否成功,取决于导演、策划、演员、舞美设计等诸多元素,明星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之前,一些综艺晚会过度追求明星效应,对节目、晚会质量重视不够,甚至有假唱。这种“唯流量论”的做法是一种病态表现,需要改变。而且,近年来违法失德的流量明星越来越多,这对晚会主办方是警示,如果选人用人不当,就可能存在风险。比如某个明星参演晚会已完成初审、彩排等程序,但如果突爆丑闻,就会打乱晚会计划。
今年元旦假日期间的跨年晚会选择“民星”,如邀请抗美援朝老兵,知名影视剧制片人、导演,航天老同志合唱团,知名航天人,博物馆负责人等,让这些民间明星从各自角度讲述新的故事,则益处多多:有利于降低晚会运作成本和风险;真人真事出镜可提升晚会感染力;更有互动性;晚会更有教育、启示意义,比单纯的娱乐节目更有社会效益。
“民星”本色出演,毫不做作,以自己的真实状态现身,讲述真实故事,更能传递真实力量。
大型晚会不能只注重娱乐和流量,还应该多关注现实生活、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社会领域,要体现出丰富性、多元性、现实性。就此而言,跨年晚会从以往“抢明星”转向“邀民星”是正确选择,是综艺晚会变革的良好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