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钰源
《到哪里寻找心中的海》是一部游记类的散文书。穿梭在作者申瑞瑾的清新、细腻而雅致的文字里,一种或日常或浪漫的情怀开始在纸上流淌。即使不出门,读着她的书,也可以随她一起去新疆感受塞外烽烟,去七彩云南看海,去江南古镇听雨喝茶……
申瑞瑾是一个心怀大爱的人。旅行途中,她更多关注的是环境保护问题。如《莫日格勒河畔的怀想》中关于游牧的描述:“我们要固定在一地,大地母亲就会疼痛。我们不停地搬迁,就像血液在流动,大地母亲就感到舒服。”在《七月的库赛木奇克与赛里木湖》中,她有着这样沉重的担忧:“当某一天彻底断流,河床此后的悲伤显而易见。”
其实这本书里的好多地方我都去过,却真的只是单纯地去过而已。而她,每去一个地方,总是细致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并发出这样的感叹:“草,是春风吹又生的草;河流,还是从前的河流。”每次离开总是满怀的不舍和惆怅:“唯剩一支长调,在我心头反反复复。”
她是一个细心且充满温情的人。这本书就是一本详细的旅行攻略,对每一个地方的风景和美食都有详细的介绍。她在《界河边的白桦林与村庄》中这样写道:“我历来喜欢追溯一条河流的源头与归宿,就像热爱追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一样。”《黔城雨巷》中不但描写了清明期间雨巷别样的景致,更是推荐了众多的黔城美食。如“在古镇的背街小巷,有我最喜欢吃的绿豆面、游氏春卷、还有一家餐馆的鳜鱼做得地道。”读了《额尔古纳河边的垂钓》才知道,界河边原来还可以钓鱼呀。想当年,我看到那庄严肃穆的铁丝网时,吓得都不敢靠近,竟然错过了这么刺激的事情。
她是一个人格独立且个性鲜明的人。据说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我们的人生总是被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住了脚步,身体里那种让人快乐、积极的被唤做多巴胺的激素最终慢慢消失殆尽。最让我羡慕的是《喜州看海》中“冬天,我寻思找个地方取暖,不知谁说了句:不如去洱海?怀化到昆明的高铁通了,车程才三个多小时呢!我觉得是个好主意,当即在网上订了高铁票。上了高铁,我才敢给老公发短信……”瞧这先斩后奏的操作,明显不是第一次啊。
她还是一个有着浪漫主义思想的作者。这本书里的很多文章写得既日常又脱俗,在《怪石峪的佛》中她写道:“站在怪石群前的一堆人,发出惊呼声,我也仿若被一种神秘的气场拽进了与烟火尘世截然不同的世界。”《梦幻三清山》中的一段话更是戳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若时光可以倒流,我愿意回到千百年前,成为金庸笔下的女子,跟我的张无忌生活在那个世外桃源,不惊羡盛世里的繁华,远离浮尘里的喧嚣。只要,只要他一生为我画眉。”
申瑞瑾在踏遍万水千山之后,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固执地爱海。在《到哪里寻找心中的海》中,“期待地球上的子民,无论什么人种何种肤色,都跟息息相通的海洋一样融合团结。”“我甚至花了半辈子的时间,在千奇百怪的人面前,学会了避让、接纳、包容。”对海的喜爱“从少年到中年,目光始终不曾游离。请允许我在学会了圆融之后,还保留心中最纯粹的蓝。”
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早日寻找到心中的那片海。当海浪拍打沙滩,面朝大海,感受滚滚红尘间的万种风情时,你肯定跟作者一样会忽略海的颜色,只把目光投向海的深邃与宽广。
(《到哪里寻找心中的海》 申瑞瑾 著 地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