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湘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3月1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楼梦》,曹雪芹的潇湘梦

  一部《红楼梦》,很多红学家一辈子也没完全读懂它。清人洪秋藩说:“《红楼》一姓一名皆具精意。”湘人读它,却满纸是曹雪芹的潇湘梦。

  ——题记

  刘绪义   

  1 潇湘馆、蘅芜苑是中心舞台

  在《红楼梦》里,黛玉居住在“潇湘馆”,并以馆自名“潇湘妃子”。曹雪芹这样做,是随意还是别有心机?小说中,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苏州人,母亲贾敏死得早。作为贾母的外孙女进得贾府之后,内心充满了自卑与疏远。虽然无法断定黛玉与潇湘(湖南)的关系,但她无疑是曹雪芹潇湘梦的一个隐喻和象征。

  《红楼梦》里有一《芙蓉女儿诔》,有红学家认为明祭晴雯,有人认为实祭黛玉。湖南自古有“芙蓉国”之称,宝玉文中之歌用的是楚辞体即骚体,每一首句末用“兮”字,第二句末用“耶”字。“诔”是历叙人生前行状在丧礼中宣读的文体。宝玉在交代黛玉的身份时这样写:“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没而莫能考者久矣。”其实,宝玉并非不知道黛玉是从苏州来的,这样写,是用曲笔暗示黛玉祖籍不是苏州人。

  在大观园建成之后,元春以皇妃的身份赐了两处馆名,一是“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另一处是“蘅芷清芬”,赐名曰“蘅芜苑”。这二处正是《红楼梦》人物活动的中心舞台。

  显然元春最喜欢这两名字,分别让黛玉和宝钗住了。

  只见林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他:“你住哪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第二十三回)

  此后,宝玉常记挂着潇湘馆,其布局中有“湘帘垂地”。在第三十七回,众人联诗,黛玉又咏了一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又是一个“湘帘”。

  2 黛玉、宝钗象征娥皇与女英

  黛玉所居之潇湘馆,很多人以为其环境和象征意义与娥皇、女英有关。也有人认为是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潇湘神词》化出来的,神远指娥皇女英,近指黛玉。刘禹锡在湖南待的时间比较长,他的“竹枝词”就是根据湖南民歌写出来的。如: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再看宝钗。第六十二回宝玉做生日时,香菱指出“宝钗”二字的出处为李商隐的《残花》诗:“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在古代诗文中,“钗”的象征义表示分离,而且特指“夫妻分离”,暗示娥皇、女英的典故。

  宝钗所居的“蘅芜苑”,室内没有任何玩物,所供者以菊花最为显目。第十七回写到“蘅芜苑”内的各种“异草”:

  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有两点是大家熟悉的。一是以香草喻美人,典出屈原《离骚》;二是楚辞中多奇花异草,其背景都与湖南关系密切。   

  再看《金陵十二钗》,其实只有十一首诗,十一幅图。曹公是让黛玉与宝钗合一幅图、一首诗。在随后的《金陵十二曲》里面,十二首曲理应分咏十二钗,但其实第一曲《终身误》和第二曲《枉凝眉》都是合咏黛玉与宝钗。

  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有学者提出这是一种等距离的结缘和爱情方式。貌,二人兼美;才,二人并秀;德,二人趋同。故而脂砚斋有批语道:“钗玉名虽二人,人却一身。” 

  曹雪芹以钗黛对应娥皇、女英。

  娥皇、女英为帝尧之二女,为考察舜之才德,而许配给舜,后来舜南巡苍梧不归,二女寻夫至洞庭君山,闻帝崩苍梧,二女痛哭,泪洒君山竹子上,形成斑竹,又称“湘妃竹”。

  在给大观园题诗时,宝玉为潇湘馆所题的诗中,“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就是写竹。黛玉在选择潇湘馆时,也看中了园中的竹子。恰巧黛玉是以爱哭闻名的,眼泪没少流:“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黛玉的结局与娥皇女英一样。

  3 “世外仙源”就是世外桃源

  曹雪芹以“世外仙源”直接对应“世外桃源”。

  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序》写的就是湖南武陵源。《红楼梦》中多次挑明了这种对应关系,而且多与黛玉相关。如《红楼梦曲》第一曲《终身误》“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在元春命众人赋诗庆贺大观园建成时,黛玉写了一首诗令元春称赞不已。标明匾额就是“世外仙源”。

  第四十回,贾母领着刘姥姥看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这里写的意境与《桃花源记》非常相似。

  写宝钗也一样,如“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雪”指薛宝钗,山中高士对应陶渊明。陶渊明独爱菊,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本来是建立一个“海棠社”,到最后却成了“菊花社”。巧合的是,黛玉的《咏菊》诗里“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直接点出陶渊明。黛玉教香菱写诗,多次提及要多读陶渊明的诗。

  4 史湘云、柳湘莲多人与湖南有关

  先看史湘云。她的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红楼梦曲》[乐中悲]又写到:“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湘云即脂砚斋”,并视之为“平生在红学上,自觉最为得意而且最重要的一项考证。”他的这一命题便是建立在“湘云醮宝玉”的前提与基础之上的。   

  值得注意的是,湘云到贾府,要么寄居在潇湘馆,要么寄居在蘅芜苑。可见湘云同样寄托着曹雪芹的潇湘梦。

  再说柳湘莲。他是一名江湖侠客,与宝玉甚为投缘。堂堂男子汉,曹雪芹为何要给他取一个女性化极浓的名字?且湘莲是湖南的特产,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意,也是得缘于湘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小说中写他“素性爽快,不拘细事”,也是典型的湘人性格。

  又说英莲。她是《红楼梦》中的关键人物,虽然地位不高,但全书是靠她来串起的。第二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就是因薛蟠强抢英莲,打死冯渊而案发。这个英莲本是个很不起眼的人,到后来竟成了大观园里一个很有名的角色。后来,英莲改名香菱,又暗指“湘灵”。

  5《红楼梦》里处处是潇湘意象

  《红楼梦》写到宝玉送脊鸰香串给黛玉,黛玉拒绝了,有红学家认为“脊鸰”就是“零陵”的误写。宋人洪芻《香谱》中有“零陵香”的详细记载。零陵是舜帝所葬之地,就是今天的湖南永州。《香谱》也有蘅芜香的记载,是引《拾遗记》:“汉武帝梦李夫人授蘅芜之香,帝梦中惊起,香气犹着夜枕,历月不歇。”

  第五回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秦可卿携手来到一道黑溪前。警幻仙姑告诉他:“此即迷津也……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宋长白《柳亭诗话》有载:“衡州耒阳长寺有木居士。”

  《红楼梦》这个书名也是有出处的,《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二有蔡京的《咏子规》诗:

  千年冤魄化为禽,永逐悲风叫远林。愁如滴花春艳死,月明飘浪冷光沉。

  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肠断楚词归不得,剑门迢递蜀江深。

  子规就是杜鹃。杜鹃啼血的传说故事发生地主要在荆州地区。湖南在古代也属于荆州。杜鹃鸟和杜鹃花在湖南民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且诗中“红楼梦”是三字连用,又明确提到“楚词”,其指向不言而喻。

  真是“春风无限潇湘意”,假如离开了潇湘意象,《红楼梦》定会逊色不少。为什么曹雪芹在小说中屡屡暗指潇湘?是否表明他与湖南有过一段刻骨的缘分?他为何会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潇湘梦?这些谜都有待探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后,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教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