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7月09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更高政治站位夯实高校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郭军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专门走进思政课智慧教室,观摩了一场思政课现场教学,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推动思政课与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不断夯实高校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举旗帜明方向,不断夯实高校立德树人的引领机制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强化理论引领。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尤其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积极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夯实高校马克思主义领航工程,为大学生成长奠定思想基础。其次,强化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必须牢固扭住这一价值导向不放松、不偏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在积极引导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同心合力育新人,不断明确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形成机制

  高校立德树人,要努力寻求凝聚正能量的同心合力机制,实现多维育人路径完美对接。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中去,实现以德育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提升大学生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打造“一基础三体系”育人格局。以思政课为基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设计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将其作为科学研究、教学教改的明确导向。将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清爽网络空间、开展心理疏导、资助贫困生等为重点,推动立德树人工作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使立德树人工作生动具体,营造育新人的浓厚氛围。

  齐抓共管定制度,不断完善高校立德树人的保障机制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健全和完善坚实有力的保障制度。要坚持和完善立德树人的领导制度,落实党委书记、校长抓立德树人工作的主体责任。夯实“十大育人体系”落细落地制度,加强可操作性、针对性,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完善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制度,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激励与督促并重,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与使命感。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制度,注重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打造思政“金课”,同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二者相得益彰。统筹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协同体系,为立德树人提供坚实平台。

  客观公正立标准,不断完善高校立德树人的评价机制

  夯实高校立德树人评价机制,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力争实现内容全面、指标合理,确保评价体系严谨、有序、高效。完善以育人为中心的评价导向,紧紧围绕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及文化素质的情况变化来开展,如学生的知、情、意、信、行是否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内化的道德认知是否转化为外在行为等等。树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式评价导向,突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等核心指标,尤其要把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核心指标体系。深化教师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将教师思政课学术性、艺术性及教学效果评价作为奖励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考量。要提升学校“关键少数”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在领导立德树人工作中是否正确履职及成效如何,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及衡量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依据。

  (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授、博士,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委托项目研究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