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 刘纯阳
湖南正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是基础研究的战略力量,而基础研究的关键在于人才,建设好岳麓山实验室,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湖南现有8位农业领域院士、约4000名种业领域创新人才,应依托岳麓山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巩固省内种业创新人才优势,同时汇聚国内外种业创新人才,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用好用活本地人才,释放我省种业人才优势。岳麓山实验室要聚合种业创新人才,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打破省内科研组织间的人才壁垒,以开放灵活的姿态引领全省种业创新。对于岳麓山实验室急需人才,建议首先在省内试点“双聘制”,打破机构壁垒,使掌握核心技术的种业人才能够在原单位和岳麓山实验室之间合理流动、全身心投入岳麓山实验室攻关任务;对于有意愿短期参与岳麓山实验室研究的科研人员,可采取“访学制”,访学期间产生的成果实行“双署名”,将科研人员原单位和岳麓山实验室均作为作者单位进行署名,重要成果则事先约定成果归属方式;对于仅使用岳麓山实验室设备的科研人员,可实行“登记制”,根据登记的先后顺序和实验室设备空闲时间进行分配。条件成熟时,在省内试点成功的体制机制可扩大至全国范围内施行。
围绕种业攻关目标,精准对接关键核心人才。湖南打造种业创新高地,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具有地区优势的品类进行重点攻关。为此,我省应尽快根据“四个面向”的要求明确种业攻关方向,并对各攻关方向现有创新机构、团队负责人和骨干人员进行系统梳理,精准发现需要对接的关键核心人才,分别采用机构合作、团队负责人柔性引进、骨干人员刚性引进等策略进行对接。对于国家级院所和拥有种业领域国家级平台的企业和机构,应将其作为岳麓山实验室理事会成员,以凝聚我国种业研究核心机构力量;聘请在种业领域影响力大且资源丰富的院士作为岳麓山实验室的名誉主任或学术委员会主任;对于种业创新团队负责人,可以通过聘请成为学术委员会成员或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柔性引进;对于骨干人员,可以探索通过“双聘制”以及提供优渥的科研平台和激励制度进行刚性引进。
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集聚种业青年拔尖人才。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重要制度,岳麓山实验室同样可以通过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通过大平台、大项目、大导师吸引优质博士入站开展科研项目。同时可与种业领域相关一流学科合作,将岳麓山实验室作为其教学基地,或者争取建立我国种业领域博士工作站,汇聚一流学科博士人才,通过项目培养人才,让青年人才的研究方向与国家种业振兴方向保持一致,加速我国种业创新进程。岳麓山实验室属于新型研发机构,但考虑到其主攻方向的战略性和科研人员择业的常规思维,建议省政府专门为岳麓山实验室建立“人才编制池”,紧扣种业振兴需要,将从岳麓山实验室出站的优秀博士和博士后延揽下来,以保持长周期项目的延续性。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智慧育种攻关进程。目前农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智慧育种4.0时代,中国生物育种与之还有一定差距。尽快弥补这一差距,必须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与种业领域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攻关方向设置上,建议加强与智慧育种相关的基础研究方向选题设计;在团队组建上,注重育种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搭配和协调;在人才引进上,应注重引进有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或信息分析交叉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才;在后备力量培养上,应强调招收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才入站开展博士或博士后工作。同时应积极鼓励湖南的农业院校在种业相关学科设置和研究生培养中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加强奖学金资助力度等方式鼓励计算机专业学生报考种业相关专业,加大智慧种业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均系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