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阿琳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020年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家庭是养老的第一责任主体”。发挥好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观念意识、健全支持体系、加强政策保障。
创新性发展家庭孝亲敬老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创新性发展孝道文化,是应对新时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课题。
明确家庭养老的法律责任。应建立完善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子女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赡养责任和评价指标;推进智慧社区与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建设,构建家庭赡养的监督、抽访、预警机制;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执法力度,开展相关普法工作和典型司法案例宣传。
弘扬家庭孝老的时代风尚。在代际平等基础上创新孝文化内涵建设,实施孝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树立和表彰当代先进典型;将孝亲美德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课程和社会实践中设置相关内容,以道德讲堂、公益宣传、纪录片等形式展开社会性讨论。
营造社会敬老的友好环境。从环境设施、交通出行、住房建设、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文体休闲、社会尊重等方面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营造敬老氛围。应注重突出老年人的主体性,使其在“老有所为”中提升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
健全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服务体系
当前,我省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但仍存在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设施建设不完善、资源整合度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议通过以下举措加以破解——
发展多功能的社区照料服务。打造以社区为平台的跨界协作团队,构建提供全托、日托、助餐、助洁、助浴、助护等服务的多功能体系;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质效,在城市重点发挥社工机构的整合作用,在农村重点发挥区域性养老机构的辐射作用;在养老人才匮乏的农村,通过提供津贴补贴、免费培训、创建岗位等方式吸引剩余劳动力向养老行业转移。
推进面向家庭的医养康养设施建设。采取政府补贴与家庭承担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覆盖范围;完善失能老人健康评估体系,加强家庭养老服务床位建设;合理制定家庭养老床位的地方建设标准与补贴标准,引导社区周边的专业机构将远程监测、康复治疗、个人护理等服务延伸至家庭。
大力推广专业喘息服务。依托养老机构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上门式、日托式、院舍式等专业喘息服务;规范喘息服务的申请与评估机制,逐步扩大喘息服务的覆盖地区与受惠群体。
完善支撑家庭养老的政策保障
目前我省出台的养老制度文件中围绕家庭养老的保障性政策仍不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建立均等化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均等化政策体系,实现养老资源在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合理配置;建立以省级基本养老公共服务项目为基准,市、县级特色养老服务项目为附加的清单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在农村地区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拓展服务项目,对于设施缺乏、需依靠亲友照护的农村老年群体给予现金补贴。
完善有利于子女孝亲的家庭福利政策。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为异地迁居投靠子女的老年人提供购房补贴、户口安置、医保结算等优惠措施,保障其平等享有当地养老福利政策的权利;细化政策指引,出台子女带薪护理患病老人的政策法规,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引导用人单位落实职工照护休假、弹性工作制等。
将家庭照护者支持项目纳入地方财政。为家庭照护者提供生活补助、照护津贴、购买医疗保险,或将其纳入医疗补助范围;探索建立家庭照护者喘息制度与护理培训制度,在省内积极开展试点;加强互助养老的顶层设计,完善志愿者有偿激励机制,在市、县级层面统筹推进以“时间银行”为主要形式的互助养老制度。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副教授,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