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郑旋
通讯员 田拥军 龚杰媛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2年甫一开始,国际能源市场剧烈震荡,全省能源供需依旧维持紧平衡态势。在“稳”字当头的现实下,能源对外依存度达80%的湖南,如何保障电力供应,确保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日前,记者走访省能源局及重点电力企业,探寻能源稳定供给的“密码”。
荆门-长沙特高压工程、平江电厂等大项目今年投产——
新增电力稳定供应能力400万千瓦以上
临湘市江南镇鸭栏村,全球高度最高、重量最重、跨越档距最大的电力铁塔在长江南岸拔地而起。
这是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长江大跨越工程湖南侧跨越塔,已组立81米,预计6月封顶至371米。
“力争今年10月荆门-长沙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大跨越工程项目专责潘宏承介绍,该工程是继祁韶特高压、南昌至长沙特高压投产后,湖南第三条跨省特高压大通道。
3月12日,平江县余坪镇范固村,平江电厂工地施工正酣,近3000名建设者、50多台大型机械抢天气、推节点,绿色电厂初具雏形。湖南华电平江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魏安平介绍,一期工程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力争今年实现机组“双投”。
仲春三月,在三湘大地,电源建设、电网改造,没歇一口气。
去年,我省电力建设取得瞩目成绩。永州电厂、南昌至长沙特高压等大项目投产,为能源保供打下坚实基础。全省发电装机容量541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54万千瓦。
2021年,湖南最高用电负荷超3700万千瓦。据研判,今夏湖南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3900万千瓦,同比增长9.5%。电力供需依旧维持紧平衡态势。
“我省丝毫不能放松电力建设的步伐。今年,荆门-长沙特高压工程、平江电厂投产送电,确保湖南新增电力供应能力400万千瓦以上,将有效缓解电力缺口。”省能源局副局长欧阳晓风告诉记者。
欧阳晓风说,统筹当前与长远关系,湖南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将确保“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电力稳定供应能力400万千瓦以上。2023年,五强溪水电站扩机工程、华容电厂投产;2024年,益阳电厂、株洲电厂、石门电厂等煤电气电项目将建成;2025年,“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将带来塞上“风光”……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省推动700万千瓦风电、8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应开尽开”,力争2025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
抽水蓄能电站称为绿色超级“充电宝”。国网新源湖南平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斌介绍,眼下,1200名建设者奋战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一线,年底可实现8条地下洞室贯通,力争2026年项目建成。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全省力争具备开工条件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全部开工。
电力企业检修升级设备、未雨绸缪储备煤炭——
主力电厂承诺:不会掉链子
15日晚,3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工人,开始对长沙电厂2号机全面“体检”。
“保不保得住,要看家伙什稳不稳!”湖南华电长沙发电有限公司党组书记鲁峰说,投入8000余万元对单台机组技术改造,这在全省火电机组中也创了最高投资记录。迎峰度夏前,机组将迎来新生,不仅运行更稳,还能降低煤耗3%。
长沙电厂1号、2号机组,装机均为60万千瓦。去年国庆节前夕,长沙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在即将采取有序用电之际,该电厂1号机组“咬咬牙”:将负荷从35万千瓦提高至45万千瓦。
“要知道,每天多带10万千瓦,就多发240万度电,可保证长沙15家骨干企业的用电量,也相当于10万个家庭的用电量。”鲁峰说。
这样的故事不是个例。
“投产就遇到煤价飞涨,那也得顶上去啊!”国家能源集团湖南公司副总经理樊希林说,去年7月30日永州电厂首台机组并网,彼时煤价节节攀升。“发得越多亏得越多,但机组没有停下来,省里派来队伍上门服务,疏导了我们的难题。”
这些天,煤价又有高企势头。
未雨绸缪,大唐华银湘潭电厂“找煤人”春节一过就撒出去找“口粮”了!4个原煤采购小组,辗转陕西、山西、秦皇岛、江阴等省市,“泡”在煤源一线,争取签订长协煤,协调优质煤发运湖南。
在岳阳电厂码头,中国华能集团湖南分公司投资建设100万吨储煤基地,力争年底具备储煤条件。公司党委副书记汪德良介绍,基地投产后将大大提升湘北乃至全省电煤保供能力。
省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处介绍,预计今年我省电煤需求3276万吨,目前已经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3289万吨。
“从业几十年,没感到这般压力。”中国华电集团湖南分公司党委书记齐崇勇说,保供取得胜利实属不易,在湘电力央企没有掉链子,今年也不会掉链子!
创新体制和技术,多方联动打出“组合拳”——
湖南在全国率先取得一系列突破
3月12日,长沙县江背镇,祥云钢化玻璃厂机器轰鸣。企业负责人刘忆农称:“过去,我们只白天生产,今年把生产线全开时间调整到23时后,享受峰谷电价,每月电费节省一万多元!”
湖南完善分时电价政策,将峰谷价差拉大至4倍,引导企业错峰生产。企业节约了电费,更重要的是,在电网紧张时,“腾”出了150万千瓦电力保居民生活。
省能源局副局长欧阳晓风说,创新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湖南在全国率先取得一系列突破——
率先出台煤电联动机制,推行煤价电价挂钩,缓解发电企业经营压力,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电煤储备“差钱”,发电企业苦不堪言。建立政银企联动电煤储备新模式,协调国开行、进出口银行提供37 亿元政府承担利息贷款。
“获得贷款2.4亿,一共节约255万利息,这对企业不是小数字。”湖南华电长沙发电有限公司党组书记鲁峰说。
记者还获悉,我省风电机组防冻融冰、配网扩展式直流融冰、通道可视化巡检等新技术研发在全国实现领跑。
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同时,我省多方协同,打出保供“组合拳”。
去年“外电入湘”最大达812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介绍,将继续用足祁韶直流、雅湖直流等特高压输电通道,力争度夏期间满送,做好郴州鲤鱼江电厂、贵州大龙电厂、重庆石堤电厂适时转供湖南。
“难以相信,小水电去年发挥得最好,增加474万千瓦供电能力。”国网湖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彭正良介绍,今年我省小水电管控平台聚合效应将得到更大发挥,实现对3400余座小水电流域聚合管理,形成规模化顶峰作用。
省能源局局长石超刚表示,湖南将继续用好能源运行、能源建设和价格调控“三位一体”运行机制,深化改革、用足政策,确保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守好民生用能底线。
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张武军建议,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湖南要立足省情,推进降碳的力度、节奏必须要与能源保供和民生需求相协调,思考“先立后破”谆谆嘱托的深远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