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湘江周刊·湘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下,即是重生

  刘静

  犹记自己读中师时写下第一行诗作时的欣喜。当时已是秋天,寝室同学均已熟睡,鼾声四起,皎洁的明月从窗外透射进来,犹如白昼,我想着身处的洞庭湖和甑壁山,想着月明星稀、大雁南飞的情景,心中诗意涌动,快意无限,辗转难眠。担心第二天醒来记不住此刻的意象,便摸索着找出纸和笔,趁着月色记下了几行文字,这就是我后来发表在《中师报》的处女作《雁》的由来。

  从此,我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中师毕业保送上大学,还是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校报编辑,亦或是进入公务员队伍,写作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写作如费尔南多·佩索阿所言:写下即是永恒;而对我而言,写下即是自我的重生。

  一个人开始写作之前,一定会先爱上阅读。我喜欢与“书山”对话,山谷总有清亮回音:有时因为曾经有过类似的境遇,找到了知音;有时是苦苦思索但却模模糊糊的问题,找到了清清楚楚的答案;又或者是由此及彼,引发了对现实世界某件事情的思考。随着阅读和写作的深入,我慢慢发现,我对世界、对人生、对事业、对教育等等的看法都在不断修正,也不断促使我的思考系统不断升级。

  这些年,我写下了《省域教育协调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校闹”事件频发考问制度之弊》《破解乡村振兴的教育“三题”》等理论文章。曾经有朋友对我说,“一支负责的笔,应该是一颗负责的心”,这一句话对我有如棒喝,在写下这些理论文章时,我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头。

  这些年,我也写下了《新疆三记》《梦里最忆是资兴》《故乡的年味》《往事不苍凉》等一些散文游记。这些看似平常的文字,让我学会了正视更纯粹、更本色的自己。写《我的父亲》,我深切体悟到这一点。父亲因车祸意外离去时,我只有9岁。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我无数次想动笔写下对父亲的思念,可不知道为什么,纵使脑海里千头万绪,心中万马奔腾,却不知从何提笔。突然有一天,我的脑海中闪现“想见音容云万里,思听教诲月三更”两句话,眼泪再一次默默流下来。那一刻,我突然想明白了父亲之于我的意义。写完《我的父亲》,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那个曾经青涩却心怀梦想的我。

  很多时候,潜心写作的我,感觉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很容易到达忘我投入的境界,进而就会有酣畅淋漓之感。写作之于我,是保持内心宁静、抵制外界诱惑的方式。写作之乐,存乎一心,非经历过的人不能体会。人生并非坦途,前路也多未知,庆幸的是,我选择了“写下”这样一种方式,不断努力,持续思考。我想我还会一直写下去,就像英国作家奥威尔所说的一样——“一个人开始写作,他就再也不会停止。”因为它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生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