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德荣
通讯员 夏文辉
在南华大学,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头发花白,步履蹒跚,走路时身子往右倾斜,却从不拄拐杖;曾经脑中风半偏瘫,凭借顽强意志,仅半年就回归了讲台。
有人说,病魔摧不垮他,困难吓不倒他;有人说,他名如其人,德艺双馨,是立德树人的典范。
他自己说,他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他,就是南华大学63岁的教授丁德馨,被学界及业内誉为“核工业粮食”的安全护卫者、铀矿采冶学科的“拓荒牛”,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6月30日,丁德馨被授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关键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怀抱‘强核报国’之志的铀矿采冶专业人才”
“要保障‘核工业粮食’的安全,关键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怀抱‘强核报国’之志的铀矿采冶专业人才!”7月2日,记者在南华大学家属区见到丁德馨时,他正站在桌前帮学生修改论文。
从1986年开始,丁德馨倾尽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事业就是保障核电发展、核工业发展的“粮食”——铀的安全。
铀矿采冶是生产“核工业粮食”的关键核心技术。1986年,丁德馨从长沙矿山研究院来到衡阳工学院(现南华大学)筹建采矿工程(铀矿采冶)专业,培养铀矿采冶人才。1988年,衡阳工学院招收了第一届采矿工程(铀矿采冶)专业学生35人,丁德馨担任班主任。
“丁老师博学、随和,我们都喜欢他。”第一届学生、现南华大学资源环境安全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广悦回忆。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核工业经历改革阵痛,人才培养陷入低迷期,不少年轻教师纷纷南下广州、深圳。一些企业向丁德馨发出邀请,并承诺提供优厚待遇。“就算这个专业不办了,铀矿采冶的科研也不能少。”丁德馨决定出国留学,学习先进的铀矿采冶技术。
得知澳大利亚的地浸采铀技术很先进,丁德馨便向核工业部教育司递交报告,请求去学习,决心把先进的地浸采铀技术带回来。1990年,丁德馨带着这个愿望前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地浸采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铀矿采冶技术,且对环境破坏小、污染轻。当时,国内地浸采铀尚处于先导试验阶段。为了尽快掌握这一技术,丁德馨不是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就是在矿山现场学习。
1992年,丁德馨要回国了。新南威尔士大学采矿工程系给他提供了一份高额奖学金,挽留他加入他们的研究团队,丁德馨想都没想就谢绝了。他将在图书馆收集的铀矿采冶技术资料整本整本复印,装满3个大箱子带回国。
1996年,丁德馨又去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堆浸采铀技术。1997年,学成归国的丁德馨扎根南华大学,教书育人、潜心科研。南华大学建成了我国唯一培养铀矿采冶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学科体系。
从无到有,这个过程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编撰……“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丁老师严抓建设过程,对所有申报材料亲自把关,经常是十来天不出门,逐字琢磨逐句推敲。”李广悦介绍。
35年来,丁德馨培养的120余名研究生中,有32人扎根核工业、铀矿山一线。在他的学生中,有的已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有的入选中核集团青年英才计划,有的入选湖湘青年英才计划,有的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更多的价值”
“铀矿采冶经济效益较低,工作又十分辛苦。如果没有忠诚担当、敬业奉献的精神,很难在铀矿采冶一线坚守。”丁德馨说。
怎么让“忠诚担当、敬业奉献”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色呢?丁德馨的做法就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丁老师从来不要求我们做他做不到的事情。”丁德馨的学生、“湖湘青年英才”胡南说。
“在丁老师的影响下,我们学院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每一位博导、硕导都要参与每一个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我们从来不怕论文抽查,大家的论文一定是合格的。”李广悦告诉记者。
2015年,丁德馨的博士生胡南、叶勇军、李乐毕业。5月27日,丁德馨与他们约好下午一起讨论论文的最后修改。博士论文答辩已经通过了,只需根据答辩意见修改好论文就可以毕业了。
当天上午9时,丁德馨全身冒汗、无力,出现脑卒中(中风)初期症状。他仍坚持对每一篇论文进行最后的修改指导,一直到晚上7点半发现自己左边身子动不了了。
送往医院后,经过检查确诊为中风,并马上转入ICU治疗。此时距上午9时已过去11个小时。一般来说,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是发病后的6个小时内。
在最佳救治时间里,丁德馨却在履行导师职责,在指导博士生修改博士学位论文。
丁德馨住院的消息不胫而走,全国各地的学生都回来看望他们的老师。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丁德馨就与学生聊研究计划、课题进展、论文修改,住院期间还申报了国防科研项目。
半年后,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严格的康复训练,丁德馨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讲台和科研岗位。
“这次中风,让我意识到,自己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更多的价值,奏响属于自己的‘强核报国’之歌。”丁德馨告诉记者。
“科研没有年龄限制,关键是要有新思路”
每年3月,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是最紧张忙碌的月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要开始申请了。今年2月20日至3月20日,南华大学年轻博士、教授进入了申请书最后的修改、检查、提交环节。在这一个月里,丁德馨几乎没有下楼,他每天站在电脑前审阅、修改申请书,每天工作18小时。
丁德馨的爱人张桂华时不时嘟囔“你不要命了”“你今天又没有锻炼”,他总是笑道,站着工作就是锻炼。
家人希望丁德馨65岁后能退休,他莞尔一笑:“科研没有年龄限制,关键是要有新思路。”
2016年,康复回归的丁德馨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研究生培养和科研上。他提出了一个创新赶超模式:瞄准世界一流,提出新的问题;采用新的思路,解决新的问题。
“每次课题组的组会上,我们都很惊讶丁老师对于研究前沿的关注和了解。”丁德馨课题组的张辉博士介绍,在每周的组会上,丁德馨都会分享他收集到的相关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很多最新研究信息是丁德馨利用人脉资源“弄到”的。
丁德馨还经常告诫学生,创新除了需要掌握科技前沿动态,还需要深入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
丁德馨主持研发的“堆浸铀矿石高效喷淋系统”“大通量离子交换技术”已经在铀业公司使用,研发的“铀矿冶放射性污染地域生物修复技术”获得了2014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研发的“第二代难浸铀矿物微波强制解离技术”,湖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从教35年来,丁德馨先后主持完成了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核能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共20余项,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湖南省技术发明奖等奖项10余项。他主持完成的这些研究工作,为保障核工业“粮食”的安全和铀矿采冶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