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击水中流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年,石门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在全省三类县中排名第一;今年,该县加大马力,继续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手捧鲜花再出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周勇军

  卓萌 通讯员 唐鹏程 佘剑波

  6月23日,记者乘车在石门县各乡镇边行边看,感受该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气象。基建工程、产业项目、民生实事等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的场面,处处可见。去年,石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大类36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100%,在全省三类县中排名第一。

  一段高速路,90分钟车程将缩短至5分钟

  到达位于石门县维新镇的湖南炉慈高速公路TJ4标段项目部驻地时,正值中午,烈日当空,施工人员利用这段时间用餐、午休。

  “晴天好啊。只要避开高温时段,大家就能干活。”项目党支部书记彭云指着水上架起的500多米长的钢栈桥说,前几个月雨水多影响施工,现在趁晴好天气,大家抢抓时间赶进度。

  TJ4标段起于维新镇丁家岗村,止于白云镇望羊桥村,由中铁上海局负责施工,今年2月正式动工。记者从施工平面图上看到,该标段横跨皂市水库,将在维新镇和龙王洞建设两处高速互通。“原先老百姓从维新镇到龙王洞,要绕水库一大圈,开车要花90分钟。高速公路开通后,时间将缩短至5分钟。”彭云说。

  中铁上海局五公司副总经理梅启好告诉记者,由于施工区域水深40多米,且水下多裸岩,施工难度相当大。“还好,我们只需要专心攻克工程,在协调百姓、后勤保障等方面,当地政府给予非常大的支持与帮助。”彭云说。

  石门县成立项目指挥部常驻维新镇,与镇党委、镇政府协调合作,提前和百姓沟通,协调项目用地等。“动员工作开展得好,老百姓都非常支持,都说这是政府争取来的好工程、好项目。”彭云说,村民伍千凡把自家种的菜送到工地,村民伍志平、伍千盛三番五次要请建设人员吃饭,感谢他们修路造福百姓。

  工程建设给老百姓带来的利好,不止一条高速路。工地上每天有100多当地村民务工,其中原建档立卡脱贫群众就有10多人。项目部采取“永临结合”方式,改善乡镇基础设施。为方便施工物资运输,工程队对梨子山一条400多米长的小路进行硬化,老百姓上山耕种再也不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14年以来,石门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农村公路1178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544公里,县城区面积扩大到18.75平方公里,澧水风光带、全民健身中心、市民之家等一批新项目提升城市颜值。去年底,安慈高速石门至慈利段建成通车,终结了石门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山城百姓享受到高速公路的便捷。

  一片柑橘基地,一年收1季增至收3季

  离开维新镇,记者赶往秀坪园艺场,探访湖南杨氏鲜果有限公司柑橘种植示范基地。站在021县道上,东侧是大片橘林,橘树整齐排列在田垄上,田垄之间有2米多宽的操作道,方便机械作业。道路西侧,一个现代化的玻璃温室大棚已具雏形。

  “这一批两年前栽下的橘树,树还小不宜挂果,得提前摘掉,橘树才能长得好。预计丰产期每亩能产优质鲜果4000到5000公斤。”望着这一片青葱翠绿,公司总经理何学平满是期待。

  柑橘是石门县传统特色产业。一直以来,该县都在寻求与大企业合作的机会,希望引进和推广现代化种植经验。

  2018年底发生冰灾,石门县近70%柑橘受损。该县当机立断,化危为机,重建产业!2019年,县领导带队到杨氏果业的四川基地考察,望着2.7万多亩优质柑橘基地,激动地说:“我们也要做这样的产业!”当年起,全县流转1万亩土地给杨氏果业,打造高标准现代化橘园,其中5000亩布局在秀坪。

  调形改土、大苗移植、起垄栽培……秀坪的橘园焕然一新。橘园配备近700台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等多项指标。何学平告诉记者,橘园实现了物联智能化、水肥一体化、农事机械化、管理科学化。柑橘施的是植物源有机肥,公司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提出创新施药方案,在不降低药效的前提下,实现农药用量减半。

  “现在,我们新引入11个优良品种,品种之间打时间差,让柑橘收获时间由原先的10至12月,向前、向后各延伸3个月左右。原本一年一季的橘子变成了一年收获三季。这样,再也不愁柑橘扎堆上市卖不出好价。”何学平说。

  据了解,前5年公司按照每亩地一年1200元的价格流转,5年后将逐年增长,至2500元封顶。之前,橘农种一亩地一年净收入仅1000元。公司优先聘请当地村民,开展日常农事培管。现在正值农忙时节,万亩橘园每天用工达2000人。

  “那边的玻璃大棚,是农业现代科技展示中心。待建设好后,将开展旅游观光、研学活动,村民还能获得一笔服务性收入。”何学平充满信心地说,发展规模化、高标准的农业,必将造福石门百姓。

  一所新学校,每班由70多人减少到45人

  驱车南行,路过蒙泉镇,一片橘红色的崭新建筑映入眼帘。

  这是蒙泉镇新建的芙蓉学校,今年9月将投入使用。高大的教学楼、鲜艳的外墙,在周边农田和乡镇小楼簇拥下,格外醒目。

  校长张忠恒感慨万千。他介绍,学校前身是蒙泉镇完小,校园面积狭窄,教学设施落后,没有宿舍楼。大班额现象由来已久,一个班最多时达到78人。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似乎连空气都不够用了。

  去年,蒙泉镇完小和太平镇中心学校被列入省乡镇芙蓉学校建设系列。蒙泉镇芙蓉学校总投资4800万元,其中3000万元来自省专项资金和省财政补助资金,其余由县财政给予兜底保障。

  新建设的学校设24个班,每个班45名学生,学生总数比大班额时期多了近200人。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图书馆、体育场一应俱全,功能完善。“学生、家长高兴坏了,还没到开学,就提前来学校帮忙搞卫生、摆桌椅,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把蒙泉镇芙蓉学校打造成区域示范学校的信心。”张忠恒欣慰地说。

  教育是石门县的一张金名片。尤其是县城区一批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教学特色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名。然而,由于城乡发展差异,该县一部分乡镇学校综合条件和教学水平比较落后。

  石门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发展教育。各县直单位与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各乡镇(街道)成立教育基金乡镇工作站点,改善教学条件,狠抓教学质量。今年石门县将通过多个学校改扩建项目,累计增加学位8500余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