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珍
在漫长的艺术长河中,十九世纪的艺术发展仿若被按下了快进键,不同于往昔某一种艺术风格从成型、成熟到大行其道乃至没落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轨迹,传承、反抗、变革、激荡,众多艺术流派与风格都聚于此时。有的在这个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的粉墨登场如昙花一现。《詹森十九世纪艺术史》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
《詹森十九世纪艺术史》叙述了1776年至1900年之间的艺术大观。1776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雷诺兹举办了一次展览,展现了当时的艺术家结合新兴事物、异域风情与传统绘画方式的尝试。这次展览也是本书作者叙述的起点。1900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办,十九世纪众多大师的作品在这里得以展出,很多雕塑作品也成为了巴黎的永久地标。这次展览既是对于过去一个世纪欧洲文化的总结,又是对新世纪的展望。同年,年轻的毕加索来到了巴黎,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别从绘画和雕塑两个角度描述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品。
全书不仅呈现了十九世纪众多艺术作品和艺术流派,还介绍了这个辉煌的时代中人类在各个领域的革新。与此同时,本书也讨论了这些社会变革是如何启发当时的艺术家创作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丰富文化遗产,如何影响、塑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美、艺术、技艺、天才、前卫等观念的认知。可以说十九世纪的艺术为下一个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培植了生长所必需的土壤,同时也培养了观众和市场。这也是今天的读者为何要阅读十九世纪艺术史的原因。
在通常的艺术史叙述中,十九世纪的艺术是一部以法国为中心的艺术史。而我们所熟知的作品或悬挂于由法国皇宫改造而成的卢浮宫德农馆,或展于由火车站改建的奥塞美术馆展厅,且大多出于大卫、安格尔、德拉克洛瓦、梵高、莫奈这些大师之手。然而十九世纪并非是属于法国的世纪,亦并非只属于西欧。《詹森十九世纪艺术史》在地域范围上覆盖了欧洲、美洲乃至澳洲,它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群星璀璨的十九世纪。而且,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画家,也首次出现在十九世纪的艺术通史中。
另一方面,本书不仅收录了众多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了女性在十九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所处时代中起到的作用。
上述这些视角在本书首次出版之时,是独特而具有开创性的,正如作者罗伯特·罗森布鲁姆所说,本书“开辟了许多新的方向,而这些新方向与二十一世纪息息相关。”
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罗伯特·罗森布鲁姆,另一位是H·W·詹森,二人均曾任教于纽约大学。罗森布鲁姆因其对现代艺术的深入研究而出名,而詹森更早出版的艺术通史《詹森艺术史》,是全球四大艺术通史之一。詹森负责本书的雕塑部分,而罗森布鲁姆负责全书的绘画部分。《詹森十九世纪艺术史》的中译本是根据2004年的第二版进行翻译的。译文既保留了原文颇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而且在对艺术术语的处理上也很专业。
美国学者将十九世纪美国艺术家、作品以及对于欧洲大陆艺术运动的认知与参与,融入十九世纪的艺术史叙述,是该书的另一大特点。二战后,世界艺术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洲,从巴黎转移到纽约。美国学者对于欧洲传统与自身文化发展的认知产生了变化,他们一方面探索那些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被欧洲艺术史边缘化的艺术家和作品,突出其在艺术发展史上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历史回溯为自身文化的发展寻找历史传统的渊源与合理性。本书的作者之一罗森布鲁姆的研究特色亦基于此。
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而言,十九世纪的西方艺术同样重要。二十世纪初,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先驱们远赴欧洲留学。他们见到了一个刚刚过去的大师辈出的十九世纪,同时见证了正在发生中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十九世纪的艺术遗产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先驱们,从而也间接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革命。今天的我们打开上帝视角,回溯两个世纪之前地球另一端的艺术,回望上个世纪艺术中心转移后,美国对于欧洲传统与自身文化发展的探索,同样也给予我们对于中国艺术发展以更多的反思。
(《詹森十九世纪艺术史》,罗伯特·罗森布鲁姆、H·W·詹森著,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