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晗
3月7日,长沙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暨“杜鹃花开”巾帼大宣讲活动开启,现场发布长沙女性友好型城市建设十大优秀案例,政务服务大厅女性友好设计,妇幼保健院“两癌”免费检查,轨道交通集团暖心出行服务……网红城市与“女性友好”同频共振、双向奔赴,“长沙式幸福”成色更足。
“她力量”多维绽放
女性撑起“半边天”
长沙是国内首个提出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的城市,女性在城市发展中撑起“半边天”。
据长沙市妇联统计,长沙女性人才数量占比51.34%,女科技工作者占比35%,市级以上代表委员中女性比例超过30%。
橘子洲头、岳麓山下、湘江之畔、太平街上……“湘妹子”热情大方、热辣直爽,干事创业风风火火,在各个领域多维绽放,展现了网红城市的色彩和温度,形成了不可或缺的“她力量”。
在科技创新前沿,中联重科奉华团队,精准把控20吨级挖掘机装配精度至1毫米;铁建重工“铁娘子”刘金书,主导研发全球首台煤矿护盾式快速掘锚机,解决了地下工程世界性难题;中南大学林璋教授,凭借在重金属污染控制理论上的突破,荣获国际大奖……
在商业领域,“她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孙翠英将古典文化融入“茶颜悦色”,在市场中独树一帜;唐艺在直播平台用歌声收获大批粉丝;脱口秀演员当当走红全网……
城市治理的细微处,也有女性的温暖身影。78岁的“慈娭毑”,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板凳会议”上的生活智慧;社区女性网格员为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编织关爱网络。
构筑全方位友好环境
“长沙式幸福”成色更足
长沙女性出彩,离不开城市精心构筑的“女性友好”环境。
首提“女性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市“十四五”规划;首创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她经济”的若干意见》,打造“她经济”生态圈;长沙市妇女发展规划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女性发展”“家庭幸福”等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农村留守妇女“五个一”关爱专项行动……
长沙市3800个妇联组织、1600个妇女儿童之家、960个“妇女微家”、4600个妇女小组、2.9万名妇联执委、65万名巾帼志愿者、1万多个“一呼百应”妇联线上服务群,为女性发展构建起全方位支撑体系。
行走在长沙,女性友好宣言正化为暖心行动。在长沙县,检察机关推动驾培行业保障女性权益,设立“妇女权益保护站”;在芙蓉区,汤家岭社区推出“她友好”赋能计划,涵盖创业、教育、交友等多元服务;在开福区,湘三协妇联打造“葵花姐姐会客厅”“巾帼读书会”等系列服务品牌;在雨花区,全省首批商圈妇联组织成立,聚焦“她成长”,打造商圈巾帼赋能平台;地铁车厢里,“强冷”“弱冷”车厢的温度精准适配女性体感;市中心的交通信号灯上演“爱心”告白;别出心裁的浪漫樱花斑马线惊喜“上新”……
长沙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彭娟表示,“女性友好”“女性活力就是城市动力”已深深融入长沙城市发展脉络,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正从框架愿景变成具有长沙特色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