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式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VR(虚拟现实)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5G网络的超高速和低延迟特性为VR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其逐渐从概念转变为现实、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以“5G+VR”赋能新质生产力是值得探讨的发展话题。
5G时代的VR技术应用前景极其广泛。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要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又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VR产业正是未来新兴产业的一种。推动VR产业发展,必须加快推进5G网络的发展和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医疗领域,医生可以通过5G网络、利用VR技术为患者进行实时的远程手术指导,大幅提高手术精准度,使医疗资源得以更加智能、高效地分布,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医护专业人员也可以利用VR技术进行实训练习,提高手术熟练度。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借助VR技术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将学生带到无法亲临其境的地方,比如艺术博物馆、历史名胜等。这种沉浸式学习体验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而在娱乐业,VR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游戏、影视等行业带来更丰富的内容和更真实的交互体验,推动行业创新、多元化发展。此外,在工业设计、城市规划、展览、旅游等领域,VR技术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沉浸式体验和更加便捷的操作。
“5G+VR”在应用层面存在着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但在偏远地区,5G基站等网络基础设施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建设进展比较缓慢,影响了VR技术在全国范围的全面推广应用。因此,《“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作为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重要一环。设备价格是影响VR用户接受度的另一大制约因素,成本问题也直接关系到VR技术的普及和其市场规模。2023年,VR产品虽然拥有更强显示、生态交互的进步、更为轻便等优势,但是高定价、内容场景构建不够丰富、全球经济下行等原因导致VR市场处于“寒冬”。随着5G技术的引入,网络建设和维护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如何有效降低VR设备的价格、提高性价比,仍然是该行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在VR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中,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行为可能面临更大风险。由于分体式VR头显和PC相连,黑客有可能通过这种途径访问用户的私人数据。不过就目前情况而言,VR和移动手机、智能家具以及其他科技平台相比还不是一个主流的平台,一旦VR变成主流平台,它很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5G时代的大数据传输和处理可能带来新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使得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抢抓“5G+VR”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以“5G+VR”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技术突破是关键。5.5G当前是5G的升级,数据显示5.5G相比5G有突破10倍能力的提升,在速率、时延和连接规模方面相比较5G都有显著提升,下行万兆和上行千兆的峰值速率、毫秒级时延都将成为现实,这也将为VR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以“5G+VR”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不断完善VR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未来VR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硬件、软件、内容螺旋促进的一个模式。硬件上要从高端、小众、极客转向娱乐化、大众体验与轻量化,软件上要更加注重新的生态研发,内容上要更加注重持续更新与运营。以“5G+VR”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部门要制定更为严格的隐私和安全法规,通过加强对VR技术的监管力度,切实有效地保障用户隐私和安全,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加强VR平台的使用安全性,减少潜在风险的出现。
【作者系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基于5G背景下的虚拟现实(VR)审美研究”(XSP22YBC46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