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新月:挑战“视界”难题护“睛彩”

    张新月。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名片】

  张新月,1998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2021年中南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毕业后进入爱尔眼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生物材料学会眼科新材料应用与器械研发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主持湖南省自然青年基金一项,主持集团横向项目一项,并入选湖南省“小荷”科技人才。她深入挖掘青光眼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该项研究有望成为未来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方向。

  【故事】

  “一边做科研,一边跟诊,工作有些忙碌,但很充实。”12月8日上午,在爱尔眼科大厦北塔18楼会议室,刚刚走出实验室的张新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她所说的“科研”,是弄清楚被称为“无声的视力盗贼”的青光眼的发病机理,进而开发新型治疗手段。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全球居首位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目前,全球约有7600多万人患有青光眼。

  让张新月坚定选择这个研究方向,源于一次接诊的经历。两年前,她在跟随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段宣初教授看门诊时,遇到了一位年仅20岁的青光眼患者,只能在母亲的搀扶下艰难走动。仔细询问得知,患者父亲因青光眼失明,患者本人上中学时就出现了视力下降,但不敢告诉家里,直到疾病晚期才开始接受治疗,可选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均较差,也面临完全失明的风险,母亲带着他奔波于各大医院求诊……这位患者的遭遇让张新月立下决心。

  “弄清楚发病机制并挖掘潜在的治疗靶点,才有可能针对发病源头给药,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张新月告诉记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临床上多发病隐匿,症状不明显,且早期发病不易被发现。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不明朗,尚无根治的方法。

  她进一步解释说,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网功能障碍是导致其眼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但目前临床上针对青光眼患者的大多数传统降眼压药物,其降眼压机制要么增加了与小梁网无关的房水流出,要么减少了房水的产生,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张新月认为,从理论上来讲,旨在抵抗小梁网损伤、恢复小梁网功能的治疗手段最接近生理状态下房水循环的恢复,在降眼压方面更符合生理机制。

  聚焦于这一点,她设计了一系列相关试验。

  科研之路,每步都是坎坷。

  以构建疾病动物模型为例,课题中选用的动物疾病模型造模方法是该课题组没有用过的,唯一可参考的便是已经发表的文献。

  于是,张新月和同伴从置办实验设备及耗材开始筹备,“摸着石头过河”。一次次注射,一次次失败,不断试错和讨论,不断改进操作手法和试验方案,甚至自制“大鼠开睑器”“眼部血管阻断环”……他们在失败中成长与进步。经过数不清的实验,张新月终于成功构建出了高眼压大鼠,为进一步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研发打下了基础。

  “当用眼压计测到大鼠眼压升高的那一刻,这种和团队一起努力、共同追求突破的团队凝聚力和共同成就感无与伦比,这也是我科研过程中最珍贵的部分。”张新月说。

  通过对试验数据反复分析找寻突破口,他们终于拨开迷雾,令人惊喜地发现“细胞焦亡这一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可能存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细胞中”。这一研究成果,为靶向青光眼小梁网组织损伤并恢复其功能的临床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科研是一件苦差事,会不会有挫败感?”不少人都这么问过张新月。

  “挫败感是科研的常态,科研进步的每一小步,背后都是科研人日日夜夜的坚守和努力。”张新月自信地说,总有一天,相信我们能够战胜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