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赛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就业工作服务的重要群体。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职业规划引导,通过多维催化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健全职业规划课程,发挥课程催化效用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计划的过程,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要素。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方,应健全职业规划课程,并使其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催化效用。
课程设置应尽早、渐进、富有针对性。一是尽早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从“开学第一课”起,高校就应将职业规划理念注入教育,推动学生逐步形成对专业发展和相关领域就业的立体认知。二是根据学生成长阶段,渐进式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可在大一开展职业规划理论教育、大二开展创业指导、大三开展就业指导、大四开展实习教育,拉长职业规划教育时间。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教育。为就业意向明确的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机会和实习平台,引导就业目标不清晰的学生明确方向,鼓励就业困难的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做好兜底工作。
课程教学应明晰、聚焦、成体系。一是定位课程方向。明确“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紧抓“人的全面发展生涯建构”本质核心,遵循“人的成长成才规律”基本方略。二是确保课程聚焦。开设自我认知课程,传授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认知等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知己”;开设职业观察课程,聚焦产业环境、组织环境、岗位环境等发展状况及趋势,引导学生“知彼”;培养学生职业决策技能,传授职业决策风格、职业决策流程、SWOT分析、决策平衡单法等理论,引导学生“会选择,做抉择”。三是形成教学体系。强化“理论+实践”协同教学,以“问题思考→理论阐释→实践应用→职业大赛”多个模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举办职业规划大赛作为“第二课堂”,将大赛设计理念与职业规划课程要领深度融合,将赛事环节与校企人职供需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行动能力。
及时提供职业规划帮扶,彰显专业队伍催化效能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数据显示,92.1%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增加职业发展、定位和决策等方面具体指导。高校应统筹资源,及时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引导帮扶。
组建专业化队伍,构建精准结对指导体系。一是职业规划专任教师应担负起主体责任。专任教师专门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并开展职业辅导与职业心理咨询等工作;聘请职业发展规划领域专业人员,扩充完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二是发挥班级导师、校外导师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支持作用。班级导师着重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短期规划、中长期规划乃至人生规划,开展动态指导;校外导师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和职业发展方向,缩短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业迈入职业的不适应期。三是激励辅导员队伍当好职业规划教育的“神经末梢”。辅导员应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状态、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性格特点等情况,引导其制定适合自身禀赋、兴趣、能力的职业规划。
统筹多元力量,构建多样结对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就业职能部门、学院就业专干等作用,重点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密切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加强帮扶;建立学校与职业教育机构合作机制,将教培机构引入校园,开展专业化、定制化职业规划辅导,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设立特色工作室,以“专业测评+定制讲座+实践体验+跟踪反馈”模式开展精准化、个性化、高质量的职业规划帮扶。
构建智能化就业服务体系,增强网络催化效果
伴随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高校应创新思路,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构建大学生智能化就业服务体系。
上游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就业信息“零延时”。有序整合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就业促进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用人单位信息,做好高校优质宣讲会、双选会、招聘会信息的自动采集,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同步转载相关链接,方便学生“一键导航”即可找到心仪岗位。
中游加强融合管理,形成企事业单位、学生、学校管理“金三角”。由学校建立就业动向数据采集系统,集约化管理学生简历、招聘信息、电子签约等信息;打造学生就业意向数据库和重点企事业单位数据库,做好学生与企事业单位互荐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引导优秀毕业生流向知名企事业单位,实现高质量人职匹配。
下游精准对接“最后一公里”,制定“一人一策”方案。加强大数据系统分析,通过集纳分析简历完成度、线上简历投递、录用通知等学生就业行为数据,定位需要就业帮扶的学生,并由其所在学院制定“一人一策”方案,指导帮助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作者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