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涛 凌长启
“这水真甜!”11月27日中午,在沅陵县筲箕湾镇野柘村岩头组,村支部书记李桂花巡查自来水管线来到这里,打开一户村民家的水龙头,随手捧起喝了一大口,禁不住夸赞。
野柘村岩头组地处偏远,之前村民的生活用水,靠从山下的老水井抽取。今年夏秋时节,沅陵县遭遇极端罕见的干旱天气,老水井干涸,岩头组52户225名群众出现生活用水困难。今年9月份,沅陵县水利局迅速行动,请来专业打井队,打下一口178米的深水井,彻底解决了该组群众的生活用水困难。
“水润民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和各乡镇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沅陵县水利局局长田学武介绍,该县实现了农村供水保障率,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检测率,集中供水工程维护运行完好率,通管不通水、季节性缺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解决率等4个100%。
城乡供水“一体化”,打通“中间一公里”
319国道边,走进麻溪铺镇仰溪铺村村民尹慧勤家中,洗衣机、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尹慧勤说:“得益于县里实施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再也不用洗个热水澡还担心水压不稳了。”
据了解,仰溪铺村群众以前的生活用水,靠引山泉水入户来解决。“山泉水水质不稳定,遇上大雨山洪,引到家里的水浑浊不清。”尹慧勤介绍,洗澡就更麻烦了,在空气能热水器上还要加装一个增压泵,不然洗着洗着就没热水了。
城乡供水“一体化”,打通“中间一公里”。为有效解决城镇供水和村组供水“中梗阻”“两分离”的问题,沅陵县按照“城乡一体、区域集中、管网联通”的供水原则,创新“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供水系统通畅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模式,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
从2020年9月起,沅陵县由县水利局牵头组织,县村镇供水公司具体实施,计划通过4年时间,投资4.5亿元,分两期建设,完成全县21个乡镇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2.3亿元。截至目前,该县以县自来水厂为中心,沿着国省干道,将供水管道向周边乡镇延伸,完成了县城至麻溪铺、筲箕湾、深溪口、二酉、凉水井等6个乡镇、96个行政村(社区)的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
在相对集中的乡镇,该县以新建集镇水厂,对原有水厂提质升级扩容,延伸自来水管道至周边行政村,实现“区域供水规模化”。“截至目前,已完成明溪口、七甲坪、荔溪、官庄等9个乡镇集镇自来水厂建设或提质升级,完成了132个行政村(社区)的集中供水管网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农村人口31.5万人。”田学武介绍。
偏远乡村“个性化”,打赢“饮水安全保障战”
山路蜿蜒,沿着沅陵县城后面的群山,车行近20公里,便来到沅陵镇白岩界村。
见到村管水员王建生时,他正在村中最高的山头上检查自来水供水设备运行情况。“我们村海拔比较高,距离县城比较远,‘城乡一体化’供水实现有难度。”王建生介绍,在前段时间极端干旱情况下,村里通过另寻水源,使用三级电泵引水,保障全村供水安全。
沅陵是我省县域面积最大的县,全县21个乡镇、386个行政村散布在莽莽群山中。面对今年的夏秋冬长旱特旱,沅陵县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尚未覆盖的偏远高山村组,按照“一水厂一预案,一工程一预案”的原则,制定了保供1-5个月的抗旱保供预案,因地制宜,解决因旱缺水问题。
田学武介绍,该县通过引水法、增加水源,抽水法、另寻水源,打井法、新开水源,挑水法、维修老井,节水法、保障供给,送水法、保障需求等“六步工作法”,切实打赢“饮水安全保障战”。
今年以来,沅陵县级投入农村安全饮水维护资金2100万元,改造和修复饮水工程293处、打机井201口,有效解决了山区群众因旱缺水问题。截至目前,沅陵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5%,基本实现了全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
《省防旱抗旱工作专报》第31期、第37期分别推介了该县“六步工作法”和超前制定农村供水抗旱保供预案的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