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 跃上新高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7月0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岭南“碑语”与“湘土”情结
——谈谈《岭南读碑记》

  吕高安

  湘人,自古就有“耐得烦、霸得蛮”的特质;湘人,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显现其独特的精气神。近日,读罢湘籍作家林汉筠的历史文化散文《岭南读碑记》,让我看到一个走出湘地在他乡打拼30多年的作家,和其内心深处“钻进”的“湘土”情结。

  “碑者,埤也。上古帝皇,纪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亦古碑之意也。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诔碑》)碑刻,作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形式,用象形的方块字记叙历史、讲述故事,成为一种显现“风韵意态”的艺术载体。

  读碑,则是一种心态,需要“耐得烦”,在变化多端的字体形状里,与古人对话,与先贤探寻天道,共描人伦。从红丘陵里成长的作家林汉筠,在三十年前,辗转岭南东莞,开始了羁旅他乡的谋生与“谋心”。三十年来,他以历史文化散文的面孔亮相,并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他所创作的反映当地碉楼《百年听风》(云南大学出版社)、为东莞正名立言的《喊魂》(敦煌文艺出版社),传承当地文化,被评论家认为,其文化散文“堪称东莞文化品格和人文气质的教科书”。

  近五年来,不惧滚滚红尘诱惑、能耐得住寂寞的他,却离开书斋,不厌其烦地行走在岭南大地,将笔锋触及散落在田陌、荒山或者博物馆里的石碑,对岭南尤其是他生活30多年的东莞大地重要碑文进行解读。将一个个藏在冰冷石碑里的文字,挖掘出来,构筑当时的场景与当下的思考。今年初,这本《岭南读碑记》精彩亮相,成为首本解读碑文的文化散文集,他本人也被人称为“读碑散文创作第一人”。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首先是一个学者,要储备学者的学识,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们的作品,要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现场感,就得深入生活。这本《岭南读碑记》,虽然只写了20块石碑,可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深入生活,又抽离生活,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抚碑、读碑,又以一个局外人来理解碑文,观察与审视碑文,从而挖掘出更多的生活细节,搭建更生动的生活场景,立体地呈现出耸立在岭南大地上的碑语,拓开了作品本身的容量。

  文学创作不只是以解读和叙事为目的,而应以思想和艺术为准则。作家有责任用文学来反映生活的本质与真相,有责任讴歌真善美,引领人心向上、向善。在林汉筠的《岭南读碑记》里,我们不难发现蕴藏在文字里的“淳朴重义”,及其延伸的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

  他笔下的《却金碑》,是正直廉洁的东莞县官李恺贯穿千年的举动;《还金碑》,是拾金不昧、厚德载物的袁友信,用一壶茶的阳光来昭示这座城市的精神。这些嵌进石碑里的文字,在他的笔端鲜活起来,成为岭南美德与佳话。

  “天下治世,效忠诚信为大”。在解读《可轩题识碑》时,他通过自己的母亲和可园主人张敬修的母亲明暗两条线索,进行铺展叙述,情感饱满,不失细腻。在解读《仁孝碑》时,他想到家乡那块让乡亲们引以为骄傲的“母亲树”,母亲与“我”在“石树”边上的对话,将这个独具特色的“石树”作为传递“孝道”的重要载体,越过世间冷暖,讲述人间温情。

  残存于鸦片战争博物馆内的节马碑,已断成三节,文字也较模糊。为了解读这块碑文,他先后多次深入到石碑的“原产地”虎门沙角及鸦片战争博物馆,了解碑后的故事,将战马的刚烈与民族英雄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气节,瞬间镀进碑里。他写道:阳光衬出那个姿态,即使相隔了180年,依然还能听到一代英雄与一匹战马叩击大地的声音。

  一个从三湘四水走出来的宝庆汉子,一个奋战在岭南的散文作家,林汉筠以“吃得苦”的心态,“正其谊,不谋其利”,不断创新创作方式方法,将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与博大精深的岭南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自觉运用两地文化创作,倾心倾情抒写着两地佳话。

  (《岭南读碑记》,林汉筠 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