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珂
与韩少功聊起写作和阅读方面的话题,他说,读书是人生中最愉悦的事情,尤其是青少年时代,能找到可供阅读的书籍,那种发自心底的高兴更无以言表。
韩少功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青少年正处于“文革”时期。他虽身居长沙,课外读物却并不常见。某天他就读的中学发生一起盗窃案,有人将图书馆的墙壁打出一个窟窿。学校担心收缴的各种禁书流传出去,发动红卫兵将馆内书籍转移到教学楼的顶层,然后锁上铁门。
一位同学在搬运花花绿绿的书籍时留了个心眼,观察到一个可以爬进顶楼的暗道。同学见落锁后的顶楼长期无人看管,趁学校放假时悄悄爬了进去,随心所欲地翻阅各种书籍。某天他将此事告诉了韩少功,并在韩少功保证不告密的情况下,领他爬进了顶楼。堆放在里面的各种书籍让韩少功眼界大开。欣喜之余他找出自己喜欢的书坐在窗下阅读起来。后来他们常去那里偷偷读书,有时一待就是一天。这一经历,成了韩少功青少年时期最愉悦的时光。
喜欢博览群书的韩少功自嘲为“杂食动物”。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他都爱读。甚至还喜欢科普读物和历史、哲学类书籍。他引用一位罗马尼亚作家的话:只读诗歌的诗人一定是三流诗人,只读哲学的哲学家一定是三流哲学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时候,一本地理学著作或一本生物学著作,可能启发性更强”,韩少功说。
写作的基础建立在广泛阅读之上。1972年,自愿报名到汨罗县天井公社茶场当知青的韩少功,提笔开始了文学创作。
韩少功首次公开发表短篇小说,是在湖南省文联主办的《湘江文艺》上。而他在文坛崭露头角,则是考入湖南师范学院的1978年,一年中竟有短篇小说《七月洪峰》和《夜宿青江铺》先后登上了《人民文学》。四十余年来,韩少功笔耕不辍,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杰出作家奖”、鲁迅文学奖等,历任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我与韩少功相识于海南建省办特区的年代,屈指已有三十余年。当时他在海口创办《海南纪实》月刊,名震四方。出于记者的职业敏感,我去海南师范大学他姐姐韩刚借给他居住的教师宿舍采访了他。平易近人、朴实热情,言谈中总带着一丝微笑,是韩少功留给我的最初印象。
我们的联系逐渐增多。在他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无端遭受构陷和攻击之际,我与报社的一位同事以“罗马”为笔名,发表了对他的访谈文章,一时间引起不小的反响。后来我又应《深圳商报》之约,采写了关于他的五千多字特稿《韩少功:养鸡种地写小说》,以整版篇幅在《深圳商报》文化副刊发表后,并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转发。
人们常把书籍比喻为精神食粮。作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作家,韩少功对读书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从饮食的角度归纳出阅读四法:不暴食、不偏食、不错食和促消化。
韩少功把阅读比作吃东西,不能暴饮暴食,应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孔子留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求把“学”与“思”两相结合,给“思”留下足够的时间和脑容量。只“学”不“思”,无异于囫囵吞枣,收效甚微。
其次是人的健康成长需要营养均衡,阅读面也应该合理分布。适当地跨专业、跨年龄、跨立场和跨文化地阅读,来一点多元互补和远亲杂交,会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健全心智和丰富知识。如果只读那些对口味、无难度和迎合一己之好的书籍,必然出现营养不良的后果。
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书籍中也有好有坏,有内容不健康的读物。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和取舍。长时间看一些垃圾与糟粕,就会隐患重重,不利于身心健康。
韩少功最后谈到促消化。知识不等于能力。读书只是一种“半教育”,只有消化和激活知识才能创造知识。王阳明说过:“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意思是读书的成功不在于学舌,而在于有为。可见完善的教育与成功的阅读,必须延伸到摸爬滚打、上天入地的实践中去,延伸到活学活用的人生中去,把“读”的过程变成“做”的过程。就像一个健康的人总是要靠运动、劳动、行动来增强胃动力,把食物最终转化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