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沿着总书记足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4月2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三个强化” 推进课程育人

  马先锋 刘添柱

  涉农高校应始终坚守姓农、为农初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个强化”为主线推进课程育人,引导教师树牢“育人职责人人肩负,育德使命门门落实”意识,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重育人”良好氛围,培养造就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涉农人才队伍。

  强化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紧扣“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课程育人工程,形成“以校党委为核心力量,以二级学院党委为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以教师党支部为坚强战斗堡垒,以党员教师为实施主体,各部门协同配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实施体系,形成课程育人“人人有责、个个尽责”的强大合力。二是优化建设思路。构建“学校→院系→专业→课程”自上而下建设、“学生→教师→课程”自下而上推进的课程实践路径,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明确每个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明确每门课程育人目标,重点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的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三是健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校、院、基层教学组织三级教学质量评价和日常教学运行检查相结合的教学评估机制,制订教学管理人员联系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制度,实施课程全过程管理和考核,强化监督检查。

  强化主体建设,压实“三主”责任。推进课程育人,教师是关键、课程是基础、教学是重点。一是建强教师主力军队伍。全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以“拔尖人才”为塔尖、“卓越人才”为塔体、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为塔基的“金字塔”人才引培体系。加强新进教师理论学习与实操;面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专项能力提升培训;围绕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和区域千亿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团队。二是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引领,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以通识课程、实践类课程为拓展的课程教学体系;打造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助推器”作用,杜绝思政课、专业课“两张皮”问题,推动形成“不离专业讲思政、融入思政讲专业”的大思政建设格局。三是打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施学科基础课“大班线上教学,小班线下研讨”教学,引导和激励教师运用项目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融合思政元素,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育人成效;持续推进以育人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

  强化农业特色,提升建设成效。构建具有校本特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引领知农爱农价值观教育,对接乡村振兴需要。一是抓实四个环节。抓课堂,开展“乡镇之声进课堂”思政实践,邀请优秀乡镇企业家及县委书记进课堂,提升学生对“三农”的认知;抓教研,建立“党支部活动+教师+资源”教师能力提升“加油站”,多维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抓平台,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推进“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社会实践”三平台融合建设;抓保障,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有效优化“强农兴农”课程育人环境。二是重视示范引领。邀请全国课程思政示范名师团队开展“课程培育”系列讲座、线上和线下的“一对一、一对多”辅导,全面提升课程育人整体水平;发挥不同年龄段人才的积极性,推动形成“老中青”结合、梯次配备合理的教学督导体系,从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强化课堂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三是完善配套设施。依托图书馆、耕读书院等校内场馆搭建“立学读书会”平台;拓展耕读教育实践场所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品牌项目,将读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近山水林田湖草沙,在弘扬“知行合一”精神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课堂内外育人相结合。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与规划科科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