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4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罗徽 通讯员 黄文柳 李良厚)“做梦都没想到镇政府的人会主动上门给我办理低保,帮我渡过难关。”4月12日,宜章县笆篱镇归塘村6组村民谭伦武在领取低保金时说。
去年,谭伦武在县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舌癌,治疗花费近6万元,原本拮据的家庭一贫如洗。镇、村干部通过大数据比对得知情况后,派出民政助理员和社工对其进行入户调查和经济状况核对。15个工作日后,谭伦武一家4口被纳入低保,每月能领到保障金1200元。
去年9月,宜章县为加大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将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各乡镇,力促社会救助早发现、早施救。自此,乡镇在低保工作中由原先的“二传手”变“守门员”,成为救助申请、审核、确认的主体。
“通过大数据信息比对,乡镇第一时间就能知道群众是否出现困难,并将救助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宜章县民政局局长欧阳华介绍,该局通过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定期与乡村振兴、医保、残联、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线上数据比对,对重残、重病、重灾等人员开展线下全覆盖排查,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施救。
欧阳华介绍,宜章目前认定救助对象工作实现了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办理时限也由30个工作日缩减至20个工作日,急难型对象的临时救助还可以先行审批。
该县自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后,新增低保对象252户486人,特困人员75人;今年一季度发放城乡低保金1195.8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和护理费601.5万元,临时救助金18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