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贺威
“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培养集聚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围绕产业链建强人才链,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新时代全省人才工作绘制了发展蓝图,吹响了奋力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时代号角。”
2月15日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当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的“施工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谱写新时代“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崭新篇章。
全面优化人才生态,走高质量的人才事业发展新路
人才是强省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如何营造出吸引人才的“强磁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凯明说,将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抓紧落实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意见,周密制定全省“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人才发展重大举措,全面深化人才改革、全面优化人才生态、全面壮大人才队伍,走出一条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的人才事业发展新路子。
“要深化科技改革攻坚,为壮大战略人才力量营造良好生态。”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坚表示,将推进科研管理抓“减负”,让人才潜心研究、多出成果。人才评价重“实绩”,更加突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人才激励增“权益”,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探索科技成果评价、转化收益分配等改革,让人才在成就事业中实现价值、名利双赢。
“要健全完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评价等制度体系,建强优质专技人才队伍、高端技能人才队伍等‘两支队伍’。”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表示,将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扩大授权用人单位自主制定评价标准、评审方案,自行评定选拔人才的范围,实现用人主体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有机衔接。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事考试管理等“两个管理”,统筹推进全省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链建强人才链,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月16日,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一产业园,一台15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正在准备发货。铁建重工泥水盾构研究所副所长范瑞强介绍,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2岁,都是共产党员,8年来围绕关键系统设计、制造技术难题潜心攻关,让超大直径盾构机彻底打破国外品牌垄断。范瑞强说:“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必须是高精尖产业人才高地。围绕产业链建强人才链,引聚产业高端人才,壮大工程技术人才,有助于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建强人才链对于技术型企业尤为重要。”湖南精益传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罚君说,企业虽然成立仅1年,但自主开发的一款解决风电场运营维护难题的工业APP,近日成功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企业将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依托良好的人才服务保障,大力引进紧缺的软件开发与机械设计方面的人才,以工业软件的发展助推湖南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升。
把培植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身上,青年一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团省委书记李志超表示,将发挥湖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作用,建立健全青年科技人才集聚与培养支撑体系,支持有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挑大梁、当主角。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发展的外部环境,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转移技术成果搭建有效平台,面向市州主打产业组建青年人才技术服务团。
加强人才自主培养,造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生力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科教大省的教育系统大有可为。”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说,要通过持续加强高校“双一流”建设,重点布局一批支撑“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学科专业,使学科与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培养造就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和有湖湘特色的“技能湘军”。同时,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让更多的湖湘子弟享受优质高等教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生力军。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表示,将围绕湖南特色产业和新要素、新能源、新基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新模式,使人才培养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师生自由探索、自主创新,聚焦重大科技问题联合攻关,积极投身岳麓山国家实验室创建工作。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说,要通过构建人才支撑体系、责任管理体系和发展保障体系,加大人才自主培育力度。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在重大攻关、重大项目中培育更多领军人才和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
(参与记者:周帙恒 王为薇 王铭俊 曹娴 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