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通讯员 张晓琳 谌湘闽
今年以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思政教学“主渠道”、课程思政“责任田”、师生“主力军”,用好红色资源、建强红色阵地、讲活红色故事,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
打造思政教学主阵地
“同学们,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湖南革命人物专题馆序厅,眼前呈现的是6位革命人物雕像……”12月17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谢敏霞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校内的湖南革命人物专题馆上一堂红色文化研修课。
这所历时3年,投入800万元,占地900平方米的湖南革命人物专题馆于去年底建成开放,是我省首个建在高校内的多功能红色文化教育专题馆,目前已成为该校思政教学的重要场所。
走进专题馆,文化墙、图书收藏区、学习阅读区、影音体验区、“青年毛泽东成长足迹”VR体验室等区域功能互补,收录了160位湘籍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事件,让每一个参观学习者沉浸式感悟革命初心、革命理想、革命精神、革命文化。
为了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学校自主研发了“青年毛泽东成长足迹”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以交互式体验让学生感同身受青年毛泽东在湖南成长、求学、走向革命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新潮又震撼。”来自该校外语学院空乘2032班的管彤在体验后深有感触地表示,一定要传承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练就本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政课教师还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来到各个革命旧址、故居和纪念馆,追随革命人物足迹,追忆革命人物初心,挖掘革命人物故事。截至目前,该校学生已前往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等多个场馆,累计拍摄26个“我心目中的革命人物”微宣讲视频,成为该校思政教育重要的教学资源。
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这套《红藏》文献史料丰富,对我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助益颇多。”该校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苏学愚教授提到的《红藏》丛书,共有428卷3亿余字,悉数收入专题馆中,是师生经常前来借阅的“热门”读物。
除此之外,馆内还收藏了党史专家、教授赠送的珍贵书籍,以及师生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相关旧书,总量达3万余册;收录了教师们合作开发的红色纪录片、宣讲片等电子资源,总量达300多册,进一步丰富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回顾新中国民政事业发展历程,也是民政部门围绕不同时期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发展历程……”12月16日,全国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民政与社会工作》团队开展集体备课,思政课教师们正热烈讨论。
这是该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常态。自2016年起,学校实施思政课教师“五个一”联系制度和“手拉手”集体备课制度,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优化升级、加工打磨党史教学资源,凝练出一大批既有丰富历史故事,又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淬炼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实施链。
2021年,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的结合中尝到了“甜头”,收获了信心。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课程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建设思政教育生力军
“在这个场景前,我们还可以讲述革命先辈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故事,增强参观者的代入感……”12月16日,在该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活动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肖晨歌正在对学生的专题馆讲解内容进行辅导。
自专题馆开馆以来,这样的“师生共研”情景经常发生。学校依托青马协会,成立一支志愿讲解员队伍,他们既是校内专题馆日常讲解的主力军,还是校外赴社区、纪念馆开展宣讲的小分队,用青春力量践行传承红色基因。
在刚刚结束的湖南省第七届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决赛中,由该校志愿讲解员魏子芸带队的5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
依托专题馆,思政课教师主讲的“党史讲坛”,每月都与学生们准时见面,并推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史发展》等38个主题宣讲。许倪倪、罗珍、李秀娟三位优秀教师打造的《平江起义——红旗漫卷湘鄂边》《秋收起义——霹雳一声暴动》《十八洞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三堂课,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名师讲党史”示范课堂。
截至目前,学校师生依托专题馆为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开展红色微宣讲120余次,受众达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