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学强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勇 梁可庭
“到处漂泊,再苦再难,也不动用公家的财产。我母亲在1949年平江解放后返回家乡,把藏在身上的黄金如数交还给政府。”11月18日,革命烈士涂正坤之子、现年84岁的老党员涂明涛,在平江县向“重访根据地,起航新征程”采访组记者讲述老一辈革命者的感人故事,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涂正坤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1939年在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中壮烈牺牲,时年42岁。他的妻子、涂明涛的母亲,当时为了保住丈夫交给她保管的湘鄂赣特委留下的12两黄金,把它们缝进棉衣里面,四处流浪,躲避抓捕,直到10年后迎来解放,悉数交公,未动毫厘。
重走慰问路,见证时代变迁
湖南是一片红色热土,“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全省拥有104个革命老区县,占县市区总数的85%。
为褒扬革命老区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丰功伟绩,1951年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到湖南,组织了湘鄂赣分团、湘赣边分团、湘鄂西分团湘西分队和常德小队,访问了平江、浏阳、茶陵、石门等20多个根据地县,发放急救金约11000万元,帮助困难群众98万人,召开座谈会348次,放映电影、演出节目294次(场)。中央慰问团的慰问,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关系,激发了老区群众参加革命建设的热情。
今年是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慰问湖南7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省民政厅、省革命老根据地经济开发促进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重访根据地,起航新征程”纪念宣传活动,沿着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慰问老根据地活动在湖南行走的线路,以重访部分重点老区、慰问一批英烈后代、编纂一部访问纪实、扶持一批乡村项目、拍摄系列新闻短片等形式,弘扬红色精神,见证时代变迁,助推乡村振兴。
采访活动从9月启动,记者重走慰问路,置身革命老区、贴近烈士后代,感动于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看到了革命老区山河锦绣,老区人民意气风发,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告别整体贫困,革命老区换新颜
革命老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较差,贫困程度比较深。省委、省政府要求“以脱贫攻坚的实绩实效告慰革命先烈”,各级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向贫困宣战,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中,炎陵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这个摘“穷帽”、拔“穷根”的关键,大力发展以炎陵黄桃为代表的富民产业。2014年至2017年,该县累计脱贫2万余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2018年8月,省政府正式发文批准炎陵脱贫摘帽,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的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如今,行走在革命老区,记者感受到,革命老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区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昔日的革命老区展现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保护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随同记者一起走访的省民政厅老区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7月,《湖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正式颁布,为用好红色资源培根铸魂提供了法律保障,一批以红色资源保护和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乡村振兴品牌在湖南陆续涌现,当年的学校、书院、会议室等,成为了今天的纪念馆、陈列室,吸引游客络绎不绝地前往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11月19日,记者在浏阳市小河乡红一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旧址、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家祠堂看到,小河乡田心完小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这里参观学习,范家祠堂后人范日葵向师生讲述当年那段战火纷飞、初心如炬的革命岁月。
“每年老师都会带我们来这里参观,红军爷爷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孩子们告诉记者,通过参观学习,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熟悉了很多红军烈士的英雄事迹,“我们要传承红军精神,好好读书,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