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市州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水青山处处景
——双峰县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全域旅游发展结硕果

  双峰县梓门桥镇街埠头村,测水河从村中缓流而过。近年来,该县全面推行县镇村三级河长制,建立河长主治、水域整治、源头重治、生态防治、环境共治的治理体系,打造河畅水清的碧水家园。 李建新 摄

  邹娜妮  欧阳海希  吴海清  赵永群

  金秋九月,正是一年最美时节。

  踏访双峰县,省级森林公园九峰山,沟壑幽深,峻秀挺拔;“不是西湖胜似西湖”的溪口水库,清波荡漾,候鸟成群;坐落在涟水河畔的一个个村庄,到处呈现山青、水绿、天蓝、鱼跃的景象……

  紧跟国家战略部署,着眼当地生态优势,双峰县委、县政府吹响“生态双峰”建设号角——全县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立足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念好“山海经”、画好“山水画”。

  天更蓝、水更清,生态环境更优美。在双峰,人们发出惊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融得进时代,这就是心中的诗和远方!”

  不负青山

  ——以实际行动呵护生态“颜值”

  “每天安排2名保洁员,从早8时到下午6时,对树木进行养护、浇灌。”在印塘乡仙神寨村,曾经的采石场被绿色覆盖,乡长朱炼红带领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员紧锣密鼓进行旅游开发规划。

  过去,这里是建在林场里的厂区,轰鸣的机器导致山体“受伤”,发出生态破坏的警报。2020年,恒鑫采石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双峰坚持问题导向,于同年12月迅速关停采石场,同时强力推进矿山及工业广场生态修复。

  如今,红叶石楠、枫香、木荷等3800多株苗木在此茁壮生长,4.5万余平方米草坪悄然重生。“伤疤”逐渐抚平,大山正在恢复生机。

  生态所思,责任所负,情怀所系。近年来,双峰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严守底线,抓重破难,通过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全力呵护“生态底色”。

  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国控断面街埠头水质和市、县级交界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水质标准,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开展“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涟水流域和水府庙库区的综合整治,深入推动落实河(湖)长制,完成沿河两岸100米重点范围固体废物排查、清理,启动生态修复9100亩;深化工业污染治理,督促9家砖厂安装了在线监控并与市级平台联网,整治“散乱污”企业105家;加强各类扬尘污染整治,工程项目实行绿色施工,全县建筑工地开展了“六个100%”扬尘污染防治。

  改革创新

  ——打好绿色发展“组合拳”

  放眼双峰,清流奔涌,群峰秀美。这背后,是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全县烟花爆竹、煤炭、打火机生产企业全部关闭退出,关闭粘土砖厂58家、采石场24家,退养生猪养殖场165家,拆除空心房12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和乡镇集镇区全面禁燃。

  “没有污水处理厂前,小河里的水又脏又臭,鱼也养不活。”青树坪镇青树村村民朱怡苗说,建成污水处理厂后,他扩大种植规模10亩,直接用河水灌溉庄稼。

  青树坪镇污水处理厂是全县最大的乡镇污水处理厂,覆盖青树、合心、青龙、崇丰等六村一居,每日处理污水能力最高达5000吨,服务至少3万人。同时,污水处理厂从根本上治理全镇黑臭水体,大幅提高水质,保护区域水资源,稳定河流生态系统。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双峰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仅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并不能给群众带来幸福感。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生态建设,知易行难。怎样牢牢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为此,双峰县委、县政府高度注重机制创新,打好绿色发展“组合拳”。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中心城区全面禁燃、农村地区限燃成果,深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做好土壤污染防治,科学规范养殖业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禁白限塑”工作,加强危险废物医疗收集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重金属污染防治。

  ——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建立以县委书记为第一河库长、县长为总河库长的组织领导机构,亲自抓、带头干,层层压紧压实责任链条。严格落实县内主要水域禁渔禁捕,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整治黑臭水体。

  “两山”转换

  ——“生态+”实现景美人和

  变美的不只是外在,还有“内涵”。

  秋雨洗刷过的杏子铺镇双源村街道干净明亮,志愿者戴着红袖章,开始了每日例行巡查。环卫车沿街开过,一路收走各家的垃圾,确保以最清爽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近年来,双峰通过生态建设,持续不断释放绿色发展红利,宜居宜业宜游的动人画卷徐徐展开。通过美丽的家园,吸引游客的目光,双峰打开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这是双峰的生动实践——

  到两迭飞瀑、银练悬空的铜梁大山向上攀登;在锁石镇的油菜花田里、荷叶镇的荷花池里徜徉,寻觅乡村浪漫;在碧波浩渺、湖光山色的水府庙生态旅游区来一场欢乐的亲子游,品尝火焙鱼的美味……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风生水起,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方兴未艾,沉睡的山水资源正日益显现出经济价值。

  白露暖秋色,满园绕黄花。从双源村村民彭燕家二楼的阳台望出去,溪口水库库区附近的小路上铺满了紫薇、菊花,阳光下开得灿烂,稻田已由绿变黄,在微风轻抚下泛起一波波稻浪。

  这样好的田园秋色,让人的身心都慢了下来。“在外久了,方觉家乡好。”彭燕说。去年10月,随着景区湿地恢复的深入开展,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她从外地回到双源村,将老房修葺一番,全家办起了三层楼的精品民宿,月收入超10万元。从此,便舍不得离开。

  感 言

  让生态“颜值”变为经济价值

  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生态建设新局面已经开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双峰昂首阔步前行,呵护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让双峰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也让守着绿水青山的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这是双峰坚定不移深入贯彻“两山”理论,“守护好一江碧水”,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力推动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满满硕果。

  青山是宝,文明鎏金。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双峰人自发成为“环境卫士”,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来之不易的优美生态环境,光盘行动、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在双峰已成为新风尚。(邹娜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