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9月1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中非农业合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陈弘 文春晖

  农业合作是中非合作的基础,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长沙、中国(湖南)自贸区获批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当前,中非农业合作已由援助、贸易、投资上升到产业链合作。对标饥饿非洲、粮食安全、国际扶贫、共同抗疫等重大战略需求,利用好湖南在农业科技、管理、企业、外援和培训等方面优势,着力解决中非农业合作中遇到的产业、技术、设备、组织、配套及产学研等问题,助力打造中非农业合作的全产业链孵化和支持体系,探索形成中国地方对非农业合作的“湖南模式”,对于降低企业走出去风险、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湖南大力推进中非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有利于实现微观企业与行业对接,获取“熊彼特租金”、知识溢出效应、资产专用性效应和亚市场优势效应,能助推湖南农业迅速集聚嵌入全球价值链、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先机,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推行湖南农业发展经验,形成“农业科技”与“经营管理”双轮驱动中非农业合作格局。一是加快湖南优良品种选育、高优技术配套、先进设施应用、产品加工提质、多样功能开发等农业科技在非洲的应用,在非洲国家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二是推动湖南与非洲联合开展生态维护、污染防控、耕地质量保育、农牧有机结合、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合作,助推非洲农业绿色振兴。整合湖南在良种、机械化、耕种、防虫、化肥、污染防控、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经验,助力非洲构建农业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三是依托湖南农业援非经验和团队优势,依靠管理提高非洲农业经营体系效能。增派农业技术、农业综合管理专家,推广农业优良品种种植经验,同时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农业培训中心,对当地农民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四是在非洲国家推广湖南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组织,推行“公司+政府+农户”购销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依托湖南自贸区先行先试制度优势,开展湘非农业全产业链闭环合作。一是做好中非农业合作全链条的顶层设计。对于湖南具有优势的杂交水稻、茶叶等产业,应加强在非洲种业、农业技术输出、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布局;对于以非洲农产品进口为主的产业,如可可、咖啡、干辣椒等特色农作物进口,应加强检验检疫、关税、在中国精深加工等产业点的疏通;二是在价值链长、应用广的核心产业上,应培育“链主企业”,优化中非产业链上生产、供需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由湖南“链主企业”主导的网状农业产业集群;三是补全中非农业产业链合作的产前、产后和生产服务等薄弱环节,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服务链,形成价值链闭环,合理规避法律、债务、汇率、经营等风险,保障湖南“走出去”企业利益,促进全产业链纵向和横向融合发展,提振产业控制力。

  维护好湖南“种业芯片”名片,创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一是按照“种业硅谷”战略定位,依托华智生物技术平台,加快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服务,构建粤港澳协同创新机制,为种业研发、种子生产、出口贸易提供“一门式”服务;二是依托湖南农业科研院所、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和上下游涉农企业、农业院士等资源,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围绕创新链打造产业链,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难题;三是鼓励科研院所与涉非企业合作,开展在非产业的应用研究,推动高校知识产权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跨国跨地转化;四是建设中非跨境线上线下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形成中非技术新型服务商、交易平台运营商、成果转化服务商“三商一体”服务新业态。

  加大对非农业人才培养,强化人才支撑战略。一是加强高端农业管理人才培训。对非洲相关国家政府官员、中层以上干部,开展短期的农业政策、法律、金融、技术、经营、管理、文化等方面培训,介绍中国农业发展思维和理念,加大对湖南农业发展经验的宣传与推广;二是加强对非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中非农业合作的重点在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等领域,应依托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非洲建立农业技术学校,紧扣中非农业产能合作需求开展学历教育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育。

  (作者分别系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执行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