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近日,四川成都一位妈妈因为被7岁儿子不断“呼叫”,和儿子签下了一份“不喊妈条约”。“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爸爸回家后,喊爸”……
同一个世界同样爱喊妈的娃,让不少妈妈身心俱疲,尤其是那些职场妈妈更是苦不堪言。平心而论,“不喊妈条约”并不苛刻,其目的在于提高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一生受益的好习惯。“不喊妈条约”并非妈妈推诿卸责,而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暗含着家庭教育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在单一、片面的社会评价体系的裹挟下,“以分数论英雄”让一些家长一叶障目;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哪怕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哪怕孩子性格乖张偏执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喊妈条约”,客观上存在着打破这样的认知局限的可能。
每一个爱喊妈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愿意放手的妈妈以及长时间、经常性“失陪”的爸爸。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以及“儿童中心主义”,让孩子们得到了万千宠爱;许多孩子可以自力更生的事情,一些家长也主动替他们想了、抢着为他们做了。正是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宽容甚至纵容,孩子才会对妈妈形成极强的依赖心理,动辄喊“妈”;许多孩子们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他们已经不再相信或者不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做到。
关爱过度就会成为溺爱,放松过度就会成为放纵,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看似爱孩子,实际上却是“害”孩子。习惯将对孩子欲望的满足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手段,习惯“越俎代庖”替孩子操持一切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可能让孩子长大后沦为“巨婴”。
与那种无节制、无底线的溺爱相比,有边界、有约束的“不喊妈条约”,并不意味着母爱打了折扣,而是一种家庭教育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学会放手,学会让孩子自力更生,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