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市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6月2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出群众幸福满满
——衡南县全面深化改革纪实

  聂 沛 丁 平 肖力元

  教育改革“三三五”工程经验做法被中央和省市推介,县乡网络“校联体”开通运行,“家校共育”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203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落地实施,在衡阳市率先高标准实现县乡村三级基层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

  “医联体”、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明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近年来,衡南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接续奋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

  教育改革“三三五”工程:让乡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的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千家万户的目光所系。

  “黄琳老师,您终于来了!”每周二,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南浦校区的孩子们总是早早来到学校,迎接美术教师黄琳的到来。

  南浦校区是三塘联合学校最偏远的校区。过去,因学校偏远、办学条件差,音体美课“开不齐”。如今,衡南县打破原来“一校定终身”的人事管理体制,联合学校内部根据不同校区的教学需要,推出“走教支教、岗位轮换”制度,让专业课教师“按需流动”,解决了偏远校区音体美专业教师及个别学科教师短缺等问题。该县还出台尊师重教“衡南十条”,不断提升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和职业幸福感。

  为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2019年以来,衡南县大力实施教育改革“三三五”工程,即搭建组织、信息、共育“三个平台”,坚持投入保障、人才配备、待遇落实“三个优先”,实现登台授课、教师调配、财务管理、教学教研、学校建设“五个统一”。

  截至目前,衡南县教育改革“三三五”工程搭建的网络教育平台已惠及全县3267个班级、8800余名教师、12.3万名学生。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校社共同育人。

  衡南县教育局、县妇联双牵头,深入基层全面走访学生家庭,寻找问题,倾听诉求。全县200多所中小学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家长信息、结对帮扶等情况进行入户摸底。23个乡镇(街道)对家校共育工作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登记,150多所学校建立了家校共育资料台账。

  衡南县还搭建了共育专家资源库平台、共育课程共享平台、家校沟通平台、家校互动平台4个“共育”平台,组建培育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家长志愿服务者2支“共育”队伍,全方位筑起家校社共育的桥梁。

  医联体改革:让“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是奢望

  “搭帮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要不然我的身体根本维持不到今天,还要背上大笔债务。”6月23日,想起去年底的就医经历,衡南县江口镇村民贺大爷由衷感慨。

  去年底,因胸前反复有烧灼感,贺大爷来到衡南县人民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其为冠心病、心衰。冠脉造影显示其冠状动脉3支严重狭窄病变,需植入心脏支架。

  考虑到同时进行3支病变支架植入风险太高,衡南县人民医院先为贺大爷右侧冠状动脉植入支架1枚。“1枚支架就要近8000元,还有2枚心脏支架要植入,怎么负担得起啊!”贺大爷说。

  心脏支架价格下降的消息,打消了贺大爷想放弃后续治疗的想法。2021年1月1日起,心脏支架价格每个从之前的七八千元下降至最贵不到700元。

  第二次手术时,贺大爷选用了单枚价格仅为590元的心脏支架,不到过去价格的十分之一。仅2枚心脏支架费用,就为贺大爷减轻了14418元的经济负担。1月13日,贺大爷治愈出院。

  近年来,衡南县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与省人民医院、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等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搭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信息化平台,让患者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等诊疗数据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远程会诊、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业务能实现“结果互认、资源共享”,县城内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和绩效考核可达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同时,南华医院等“医联体”成员单位就医疗管理、医疗质量、医疗技术等方面为衡南县各医院进行帮扶,实现“医联体”集团医院内管理模式同质、医疗技术同质、服务水平同质,让衡南县内百姓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公共服务改革:把“一门式”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6月19日,衡南县向阳桥街道郭市村便民服务中心内,村民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办理优待证。拍照、按指纹、盖章……每10分钟内就有一位老人办结该事项。

  “现在家门口就能办老年证了,原来还得跑到县城,往返多次才能办好。如今几分钟就搞定。”村民贺国养说。

  2019年,衡南县开通了全县23个乡镇(街道)、445个村(社区)电子政务外网和部署延伸了全省政务一体化平台,高拍仪、针式打印机、自助服务终端等设施设备,每个乡镇(街道)、村(社区)都建成了政务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在衡阳市率先高标准实现县乡村三级基层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

  首批赋权下放到乡镇(街道)61个事项、村(社区)44个事项,第二批下放乡镇42个事项、村12个事项,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实实在在提增了办事服务的满意度、获得感。2020年,衡南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已在一体化平台上为群众办事服务101686件,网上可办事项数及办件量均居衡阳市第一。

  针对不方便办理的情况,衡南县还将帮代办服务延伸到多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切切实实为群众办事开辟“加速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