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6月2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情至上 温暖永存
——第八届湖南省孝老爱亲类道德模范群像速写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梁可庭

  今年5月公示的第八届湖南省道德模范入选名单中,邹晴、方赛群、刘丛花、杨宏、景冬枚、王艳君、张开秀、徐建平8人入选孝老爱亲类道德模范。他们注重传承文明家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子女,关爱亲人,在家人有伤病、残疾等困难时,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为全省人民树立了道德榜样。

  久病床前有孝子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责任,是情感,更是行动。

  00后带着妈妈上大学,这个曾温暖感动无数人的女孩名叫邹晴。2001年10月,邹晴出生于衡阳县曲兰镇船山村,母亲是先天性脑偏瘫,生活无法自理,父亲是残疾人,家中十分贫困。邹晴从小懂事,是远近闻名的“寒门好学子”。

  2011年,邹晴家中再遭变故,外婆、父亲相继去世,母亲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10岁的小邹晴想尽办法逗妈妈开心,并用稚嫩的双肩扛起了照顾母亲生活的重任。

  母亲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邹晴需要在上学前,帮母亲穿好衣服、洗漱、做好早餐,下课后匆匆回家,煮饭、洗脚、擦身,料理家务,弄好了之后再去学习。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好学的邹晴升上高中,考入大学,唯一不变的,是她始终将母亲带在身旁,细心照顾,她说:“我到哪,妈就在哪。”

  同样以行动践行孝道的还有省财政厅市县财政处副处长王艳君,她十几年如一日,尽心尽力赡养常年服药卧床的父亲,在父亲内出血被送进医院后,她为父亲端茶送水、梳头洗脚、端屎送尿,尽自己最大的耐心和爱心陪在父亲身旁。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宝盖头遮住了外面的寒风冷雨,一横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两撇是在外的人对家的眺望,一个竖钩把全家人紧紧地系在一起。”王艳君说。

  患难与共长相守

  相濡以沫是最长情的告白,患难与共是最坚贞的真爱。

  今年49岁的杨宏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三拱桥中学教师。一次意外的车祸,让妻子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从此,杨宏开启了长达17年的坚守。

  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和身为一家之主的强烈责任感,让这个曾经粗线条的汉子学会了“无微不至”。17年来,杨宏包揽了所有家务,床前病榻,他端茶喂饭,洗脚穿衣。为了给妻子治病,他四处访医问药,尽管花费巨大,但他始终不离不弃,用无怨无悔延续了家庭的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最美真情。

  方赛群是岳阳市钱粮湖镇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1999年,方赛群的丈夫在一次事故中受了重伤,成为植物人。22年来,她一边辛勤耕耘12亩田地,一边精心照顾丈夫、尽心抚养子女,从不叫一句苦、喊一声累,以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爱,默默撑起了这个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当代女性善良仁爱的故事。

  患难与共,是常德市鼎城区中河口镇东北湾村村民张开秀对爱情的质朴理解。

  1998年,张开秀丈夫在整修房屋时不慎坠地,脊椎骨断裂导致下半身瘫痪,从此,她便成为丈夫的脊梁。她每天给丈夫擦洗身子、按摩四肢。丈夫大小便失禁,她亲自动手帮助通便,天气炎热停电时,她守在丈夫床头扇风直到天亮。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卧床23年,没有生过一处褥疮。

  村里有人劝张开秀放弃,但她总是笑着说:“嫁给他就是一辈子的事,他需要我,我会一直陪在他身边。”

  守望相助暖人心

  当命运予人以痛吻,有人选择黯然神伤,有人选择放弃责任,而有人则选择报之以歌,选择将苦难扛在肩头,用守望书写亲情。

  今年66岁的景冬枚是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合镇月亮岩村一个普通村民,但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1981年,景冬枚未成家的小叔子务工时遭遇矿难,下半身瘫痪,1984年,丈夫又遭遇矿难受伤。家庭连遭重击,景冬枚挺身而出,咬牙撑起家庭,用柔弱的肩膀担起照顾两个病人、抚育两个小孩的重担。

  有人说,娄底市新化县荣华乡龙湾村村民刘丛花是“一朵风雨中含泪绽放的小花”。

  刘丛花的二哥因病自小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于2014年突然中风瘫痪,也失去自理能力,2017年,大哥被确诊为心脏瓣膜脱垂,丧失劳动力,娘家的重担几乎落在了她一人肩上。这些年来,她毅然扛过照料娘家的责任,悉心照顾家人、精心操持家务,用乐观面对一切苦难,用呵护守护一家温馨。

  在株洲市醴陵市来龙门街道,人们口耳相传着“好弟媳”徐建平的感人故事。

  1974年,徐建平与丈夫张新明结为夫妇。丈夫家庭极为困难,大哥张先云先天性智障,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靠别人照顾。47年来,徐建平无怨无悔,一直照顾大伯生活。担心大哥走失,她特地制作一张联系卡缝在衣服上。

  徐建平同样这样教育自己的后代,在她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对张先云特别孝敬,孝老爱亲的家风代代传承。

  平凡践行伟大,行动诠释真情。在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里,在数年如一日的爱心、孝心、责任心中,中华传统的孝老爱亲美德闪闪发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