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尚武 奉永成
6月25日上午,湖南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持,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群发布新闻。
湖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王志群介绍,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湖南篇章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锲而不舍向绝对贫困宣战,努力走好精准、特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助推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全省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省脱贫人口中,356万人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增收,220多万人外出务工脱贫,69.4万“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困群众挪出了“穷窝”,11.3万人次贫困群众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79万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得到精准资助实现“应学尽学”,120.3万农村四类对象解决危房问题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580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喝上了放心水,所有贫困人口均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208.7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106.5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救助范围。全省脱贫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1987元增加到2020年的11945元,年均增幅34.8%。
贫困地区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所有县市区半小时内可上高速,所有乡镇通了客车,自然村实现村村通硬化路,一大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率、光网通达率和4G网络有效覆盖率均达100%。在72个县市区建成的100所芙蓉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62万个,公共医疗服务实现全科医生乡镇全覆盖、医疗卫生室村村全覆盖。尤为可喜的是,所有贫困县都有了特色支柱产业,经济实力、财政收入、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改革创新结出硕果,涌现一批具有湖南特色、全国影响的经验模式。探索形成“三走访三签字”“四不两直”扶贫调研、常态化联点督查、“四跟四走”产业扶贫、“1143”扶贫劳务协作、“两免一基”扶贫小额信贷、“五建五销”消费扶贫、“搬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互联网+”监督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湖南智慧。花垣县十八洞村、凤凰县菖蒲塘村、汝城县沙洲村等一批村寨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精准脱贫的样板和名片。
在尽锐出战、合力攻坚中锤炼了干部队伍、厚植了党的执政基础。建立省领导对口联系贫困县、常态化联点督查、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三走访三签字”等机制,组织全省2.1万支工作队、5.6万名驻村干部驻村帮扶,60余万名党员干部与170万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形成了“五级书记抓脱贫、全省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让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幸福的起点。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王志群介绍,湖南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接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加大搬迁脱贫人口产业、就业后续帮扶,加强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深入推进安置区社区治理,促进社会融入。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稳住脱贫人口就业的基本盘。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持续发挥效益。
二要扎实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促进脱贫对象良性发展。推动工作体系有序转换,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平稳推进政策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实现“稳定一批”“衔接一批”“新创设一批”。在新政策未出台前,原有政策继续实施。大力促进脱贫地区产业提档升级,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发展条件。
三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加快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强化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置。深入抓好乡村治理,全面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发挥好村规民约作用。
四要用好重点帮扶和示范创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一方面,抓好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较重的13个县、2307个村重点帮扶工作,确保他们在乡村振兴路上不掉队;另一方面,支持长沙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市,支持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14个县及2000余个村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支持湘赣边合作区创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目前,湖南已建立省级领导联系指导乡村振兴县机制,完善了省内对口帮扶安排,组建了新一轮10253支驻村工作队,后续还将研究出台一些具体措施,着力打造一批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