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击水中流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6月2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人、成才护航

  杨文娟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殷切期望当代青年,“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会议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好的举措需要有效落实。当前,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应进一步强化协同,形成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强大合力。

  ——家是温馨港湾,让家长成为青少年成长最坚实有力的后盾。

  争做不断成长的家长。互联网时代,资讯瞬息万变、生活节奏加快,家长们应注重自身的成长和进步,通过不断学习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保持与家庭、社会的和谐共处,以健康心态陪伴孩子成长。

  理性看待孩子的未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家长应积极引领孩子发现自身长处和特点,并尊重其兴趣爱好,着力培养孩子自信、达观、坚毅的精神品质;鼓励引导孩子通过实践和坚持实现基于兴趣爱好的理想目标,进而将其转化为职业规划、服务社会的创造力,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每名青少年都是独立的个体,家长应予以充分理解和爱护,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喜好;家长应有正确价值观和得失观,对孩子多鼓励、正面引导,让青少年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懂得尊重、关爱和感恩,立志成为有益社会的人。

  ——学校是精神乐园,让课堂充满友爱与美好。

  营造温暖氛围。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应有意识营造充满爱、包容、理解、关心、帮助的学校氛围,让青少年身心愉悦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做到因材施教。青少年的优缺点各不同,身心发育水平也存在差异,需要学校教育尊重个性、鼓励长处,注重因材施教,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判断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成绩和成果。

  提升教师学识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品行、学识、观念、思维、素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所以应重视教师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养、提升、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推动教师保持学习和成长的姿态、做到与时俱进。

  强化艺术熏陶。比如以美为内容、以视听觉为形式的音乐艺术具有安抚情绪、净化心灵、提升审美、陶冶情操、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作用,堪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能量储备场”。学校和家庭应鼓励青少年多欣赏高品质音乐、大声歌唱、投入地弹琴、优美地舞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情趣,塑造健全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

  ——社会是人性化大家庭,让社会成为青少年向往的竞技场。

  回归教育本位。教育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应立足于充分发挥教育造福人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作用和意义,不短视、不急功近利。应加快扭转“唯分数”“唯学历”的导向,让教育回归素质本位、人格本位,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彰显社会竞争公平性。以法律法规形式建立健全社会公平竞争机制、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丰富再学习、再成长、再就业形式和渠道,大力培育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同时以社会服务、政策兜底等方式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和再发展问题,形成公平、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竞争环境。

  注重激发创造力。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是创新,需要培育大量富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此,应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支持,注重在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各个社会环节,着力培养其大胆想象、探索未知、独立思考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引导他们认知、向往、追寻创新事物,成长为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