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基
难得几个好天气,外出走走透透气,但见长沙街头又摆上了共享电单车。
顺便试骑一下,感觉还是蛮不错的。一些新的变化,颇为新奇又很受用。
共享电单车挂上了“长沙G”专段号牌,特别是人脸识别、智能头盔,提升了使用管理功能。过去,共享电单车满街道跑,但没有配备安全头盔,骑行者也不便自己提个头盔,给安全留下很大隐患,因此总是提心吊胆。现在,不佩戴头盔还不行。骑车首先要解锁扫码进行人脸识别,尔后需拿起头盔使用,否则将无法启动。“上新”这些功能,也利于管理。对违停乱放、违反交通规则行驶及其安全者,将通过智能化管理依法依规处理。
于广大市民而言,感触最深的是,昔日共享电单车满街堆积、杂乱无序停放的现象不见了,换之而来的是整整齐齐、规范有序。
可以说,共享电单车管理这个令人头痛的事情,到今天终于可以舒了一口气。
共享电单车是个好东西,曾是许多长沙市民出行的首选,但它又非常难管理。有的甚至挤占了人行道、机动车道。本是方便出行,结果又带来诸多麻烦。故而人们对此又爱又嫌。
长沙共享电单车之多,在全国也是排得上号的,最多时达40万辆,遍布大街小巷。半年前,长沙有关部门约谈共享出行企业,痛下决心整治,当时引起了很大舆论风波。今年5月,整治后的首批5万辆共享电单车投放市场,哈啰、美团、青桔为配额前三名。
当前这种规范有序的景象,确实来之不易,须倍加珍惜。当然,长沙共享电单车目前投放的数量,与市民出行的实际需求尚有一定距离。我们相信,随着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这个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长沙共享电单车的良性回归,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只要是百姓关心的事,无论怎么难都要尽心尽力办好,而不是放任自流或简单管死。在经历了野蛮生长、盲目投放的初级阶段,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必须回归理性,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与城市一同成长,让美好出行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