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湘江周刊·湘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月藏

  朱雪华

  家乡麦子成熟时,表妹曾给我拍了张麦田的照片,半是炫耀半是感叹:“你好可怜呀,都看不到小麦黄了的样子。”由于父母年轻的时候到天津去打拼,带我随行,我很少在老家生活。麦浪年复一年地在家乡的土地上翻滚,却从来不曾翻滚在我的记忆里。

  那个静卧于皖北平原的一蜗小村,没有连绵奇绝的山,有的是一条人工挖就的淮河支流。虽然河上不乏大桥,但夏天时人们为了便利,仍然愿意连人带车去乘柴油船。晒得黝黑的老农抱着从城里回来的孙儿,不依不饶地向船家讨价还价:“小孩儿又不站空儿,怎么能要钱?”船开动起来了。许是柴油发动机声音过响,人们心里各怀着一个想要到达的终点,在有些恼人的“突突”喧闹中压低声音,或干脆噤了声,不约而同。

  第一次回老家,听说可以坐船,小小的我脑子里呈现出这样的画面:一叶扁舟,几人相对而坐,扶舟沿以求稳当。渔夫立而撑篙,水浪啪啪作响,一圈一圈涟漪荡去。然而事实证明,“坐船”只不过是从这岸横渡到那岸,几分钟就到达。所见不过是神色各异的人相互拥挤着,所闻不过是船家为省一次柴油钱而向人群吆喝的“往那边挤一挤啊”,以及发动机千篇一律的叫嚣声,掩盖了虫歌、鸟鸣和原来就不易存于人心的宁静。

  我对家乡曾多有不满。这个念头不知从何时起,在我的心里深深扎下根。也许是看到老瓦房木梁上悬挂着灰尘结成的长条;或许是因为夜晚躺在草席上害怕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也许是因为一天午睡后睁开眼,发现同班同学正好奇地打量着容纳我的破败的小出租屋;也许是因为父亲醉酒后因母亲没有生育一个男孩,而倚在墙角边低声呜咽……这个小村落伸出手稳稳接住一个又一个新生婴儿的身躯,往往又在炎热日头下的耕地里无情剥去男子们早已汗透的上衣,在深夜中木然听着女子们剪布缝衣的声音。这里有赤裸裸的羞教人见的贫穷,和赤裸裸的顽固存在的性别歧视。村头中年妇女高声的对骂,家中奶奶故意让母亲听见的叹息,突然响起却又叫不亮这片天空的鸡鸣,都曾经让我年幼的心沸腾起一股股滚烫的厌恶。以至于船行时母亲晃晃手机,向我眨眨眼示意我:拍个照呀。回应她的只有无声的摇头。

  “见过外面的广阔,就不安于这一处窄小的天地。”曾在高考前这样无比坚定地立下誓言。在念初三时,因着天津对外地生的政策,我回到老家读书。也许是这次无奈的转学,我忽然间发现,对于这片生我养我十余年的土地来说,我其实始终是个外乡人罢了。心中就生出一种悲凉的意味。备考复习时,每每写到有关故乡的阅读理解,那个孩子会暂时离开紧张的现实而神游思索:“为什么我没有这种归属感?”作者有,因着这篇阅读而激动讲述她的小村庄的老师也有,忍不住开始讨论家乡的同学们也有。那教室也过于明亮了。

  被长沙辣意灼烧的舌头,又紧紧亲吻起独属家乡的风味菜肴。早餐要一碗冒着热气的油茶,配上新出炉的“炸尖角”;中午要舍得从冰箱里拿出一袋鲜槐花做一道槐花炒蛋,回味夏天的甘甜;晚上也花点力气搅出面筋,和鸡蛋配成一碗蛋花面鱼子茶。母亲变着花样地给从大学回来的我做好吃食,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叮咚咚”,葱姜炝锅一瞬的“嗞啦”,剁肉骨、切鸡丁的“通通”,这些声音从晨光斜照一直响到夜临月升。被夸赞一声“还是老妈的手艺最绝”,母亲的眼就笑成一弯月。总是家乡的味道最让人感到舒适。

  进入大学后,忽然发觉家乡成了每个人的一个代码,一种胎记。天南地北的学生齐聚一处,最喜欢聊聊家乡的人物事,往往说着说着,稚气未脱的脸上就显出兴奋带来的潮红,甚至会不自觉地吹嘘起来。隐隐地,未察觉地,一缕缕思念就将这些在外的人包裹起来。家乡在成为谈话主题的同时,好似向你明明白白地指着一个方向,并说:“喏,那就是你的归途。”一个人在外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这里和家乡作比较。那是属于你的一条河流,蜿蜒着,不息流动着,独让你一个人听到它的水声哗哗,看它的白浪翻滚。流淌在它之中,会发现原来自己和那些同样在城市车水马龙间穿梭的人,有所不同。

  我想,一个许久未扎根的人在独自面对陌生的世界时,可以渐渐扎下她故乡的根。

  车窗外的白桦树又光了枝丫,把远处的蓝色绸布支起。路旁河沟里的水位线又下去不少。初春四月,河沟两岸的坡地会开满金灿灿的油菜花,总有几只白蝴蝶会在一片金黄里蹁跹流连。每一个家乡人的目光落在这金黄之中,他们的嘴角就会微微上扬,生出一个有关丰收的好念想,不仅是油菜籽,还要有丰满的稻穗、结实的玉米棒子、带着新鲜泥土气味的红薯……将近年关,县城通向乡镇的车子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手提袋,还有扎好小辫的尼龙袋,都是准备的年货。

  去地里拔做饭要用的菜,却将香菜认作野草,被母亲哈哈嘲笑一番。在异乡发芽出土的小苗被移栽到家乡的土里,也曾一直觉得自己就像根野草。也许是真正成长了,不再刻意去逃避一些命运既定的现实,去埋怨总是赤膊的那片家乡的土地。麦苗青青,尚在生长,大地现在还只有一个板寸的发型。青色围绕着一个个隆起的土丘,那里藏着祖祖辈辈以及岁岁年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