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领衔记者陈勇
拥有一副安详自在的容貌,与亲友、与世界告别,这是每一位逝者生前的愿望。装殓师的工作,就是用匠心和温柔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抱着这个初衷,曾跳出殡葬行业7年、干公务员有模有样的王丹丹,2018年毅然再次回到装殓师行列。
4月底,记者来到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采访了装殓班班长王丹丹。
丹心一片服务逝者
传统的遗体化妆法多用浓妆重彩,等到亲友跟遗体告别时,可能因为气候影响、化学反应等原因,逝者样貌跟生前反差较大,反而增加亲友的不适感。
在殡葬服务实践中,王丹丹感到,装殓师有义务通过服务技能,展示逝者美好的一面,减轻丧亲家属悲痛心理。
王丹丹和同事潜心钻研,针对长沙气候湿热特点等,创造出“油粉结合化妆法”。这种画法,根据逝者年龄、性别、职业做相应调试,精细化操作,腮红看上去红润但不突兀,让逝者面容看上去如沉睡一般祥和。不久前,王丹丹给一位80多岁的女逝者化妆,当亲友目睹遗容宛如生前,对装殓师充满了感激。
明阳山殡仪馆每年火化遗体2.4万具左右,过去遗体得到整容化妆服务的不足30%,通过王丹丹等人的努力,近几年这项数据上升至90%以上。
溺水、坠亡、车祸等非正常原因致死者,往往需要进行特殊遗体整容。这是装殓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特整的前提是防腐技术要过关。防腐配方难在不同地域、不同个体的防腐药剂配比各不相同,长沙地区殡葬行业以往并不掌握这门技术。在馆里支持下,王丹丹申请成立明阳山遗体防腐技术工作室,带着装殓班成员反复试验、改进配方,终于配成了技术成熟的遗体防腐液药方,填补了我省遗体防腐技术空白。现在,明阳山殡仪馆年特整量跃居全国行业前列。
从“米箩”跳回“糠箩”
1985年出生的王丹丹,来自内蒙古偏僻农村,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遗体装殓专业。还在读大二时,她专门赴上海龙华殡仪馆跟班学习遗体整容、化妆实操技术;毕业后进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走进装殓班,师从“全国先进工作者”廖友军。
从事殡葬工作,难免会遭受一些别样的眼光。王丹丹表示:“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做好服务,让更多人感到遗体并不冰冷恐怖,殡葬充满温情宽慰。”
在装殓师这个岗位上匠心坚守的王丹丹,先后荣获湖南省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2011年,王丹丹通过考试,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在长沙市雨花区民政局从事社会救助工作,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从糠箩里跳到了米箩里”,王丹丹也珍惜机会,从头学起,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工作之余,王丹丹应母校邀请,给学弟学妹们讲授遗体防腐和整容技术知识。借助讲课的契机,王丹丹对昔日殡仪工作实践进行梳理,却发现留有遗憾:没有及时用图、文把所做工作总结归纳下来,提炼成为经验。如果当时那样做了,如今讲给学生们听就活灵活现,他们今后走上岗位将直接上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公务员队伍少我一个,会有更多优秀人才考进来。可是,眼下愿意进入殡葬行业的知识青年并不多,长沙遗体整容防腐技术亟需总结提升,我能写会做,又懂标准化,是比较适合去做这件事的人选。”王丹丹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她愿意在这样一份“不少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中”磨练自己、追求人生价值。
2018年2月,在进入公务员队伍7年之后,王丹丹又选择回到了明阳山殡仪馆。
精益求精浇筑匠心
再次走进终年阳光直射不到的地下工作室,王丹丹重回熟悉的工作节奏:工作间白天与夜晚界线模糊,越是夜晚越忙,越是节假日越忙。长时间加班、值班,王丹丹很少参加娱乐消遣活动,至今都没有谈恋爱。
王丹丹把每一次实践操作当成精益求精的实验,在做好每一次实际操作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方法,逐步形成了遗体处理消毒标准、装殓标准、检查标准、转运标准等行业标准,其中遗体检查、装殓两个标准填补了省内空白。针对群众不太理解的殡仪收费,她和同事按照标准化模式形成明细,上墙上网,做到收费清清楚楚、消费明明白白,减少了丧属与殡仪馆扯皮现象。同时,她一直承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防腐操作、装殓操作两门课程教学任务,自编教材、自写案例,把殡仪的神圣责任、最新成果教给学生,还受邀参与全国教材改版编写。她带领的装殓班荣获“湖南省芙蓉标兵岗”“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在不忘初心中浇筑匠心,在担当使命中乐于奉献。即使是在潮湿的地下室里,依旧能催生蓬勃向上的正能量。”谈到自己的初心和坚守,王丹丹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