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以下简称“绿心地区”),是指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的城际生态隔离、保护区域。2011年3月,习近平同志考察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时指出,“建立生态绿心,是保值增值的,是长株潭与其他城市群的一个重要区别”“湖南保护好这个生态绿心,50年后将在全国、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这一重要讲话为绿心地区建设提供了总原则、总方针。
当前,将推进绿心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突破口和“先手棋”,既紧迫关键、现实可行,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推动绿心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端正观念、提高认识,坚信拥有绿心的长株潭都市圈必将成为未来都市圈发展的一面旗帜。
自2013年绿心地区保护条例实施以来,长株潭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导致绿心地区发展的环保要求高了、建设用地少了。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需要重新认识并妥善处理好绿心地区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一是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不是说要强化建设、淡化保护,而是要着眼长远发展,将绿心地区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清醒认识到设立绿心地区是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特征、优化城市规划的杰作,为的是保护调节城市生态的“绿色巨肺”、打造吸引居民休闲的“城市客厅”,不是心血来潮之举,不是三市发展的“包袱”,更不是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障碍。
二是注重绿心地区保护,不是说不要发展,而是应采取“高质量保护+高密度开发”模式,提高开发质量、提升开发效益。应对禁开区、限开区、控建区进行通盘考虑,从生态修复入手,做好控建区合理开发和禁开区、限开区生态环保的结合文章,以生态提品质、以价值促投资、以环境增地价,强化绿心地区单位产出绩效,提高三市政府的财政收益、投资开发者的投资效益和三市人民群众“清风朗月何须一钱买”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推进绿心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从“区域项目协同”到“长株潭一体化制度创新”的路子。应打破行政边界、不破行政隶属,以省级层面高位协调、市级层面全面协作、区级层面主体推进,实现绿心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通过整合现有的保护和发展管理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监管,实现三市及下辖区市一体化绿色发展的效益最大化。
——推进绿心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重新谋划其战略定位,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核心引领区。
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是国家基于对长株潭城市形态的新判断、新定位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绿心地区地处长株潭核心,亟须进一步明确定位,并起到开拓先行、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建议——
一是以绿心地区为中心,依托长沙雨花区、天心区和株洲石峰区、湘潭岳塘区,构建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先行示范区。在战略布局上,建议省委、省政府明确将示范区建设作为加快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和“先手棋”,要求三市党委政府重点推进、四区党委政府全力落实;在战略定位上,围绕先行示范区总体定位,对标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推进新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典范;在战略支撑上,依托雨花区、天心区内绿心地区重点区域,做好绿心中央公园的谋划与建设。
二是在做好绿心地区保护前提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禁开区鼓励发展生态林业产业,适度发展生态种植产业和现代农林技术服务业;在限开区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和技术研发服务,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和医疗健康产业;在控建区优先发展创新型产业,鼓励发展休闲旅游、教育科技、体育文化和高端服务业,大力推进雨花区机器人产业、天心区数字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三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先行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在规划管理方面,建议由雨花区、天心区、石峰区、岳塘区共同编制、报批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统一基础底板、规划目标和核心指标,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在生态环保方面,建议示范区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监控、统一监管,探索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和跨区域生态项目投入机制,率先开展林权交易市场、林地银行试点工作;在投入分享方面,建立四区财政共同投入机制和财税分享机制,参照省级园区模式建立绿心地区财税返还机制,成立绿心保护基金。利用绿心生态优势,放大绿心投资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出台系列“以奖代投”机制,引领村民发展产业,形成共赢局面。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湖南省智库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