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4月1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村变“香”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雅惠

  “我当不了‘网红’,但我的稻虾是‘网红’。”45岁的涂旭很是得意。4月8日上午,涂旭接听了数十个电话,本月下旬他在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即将上市,现在已经有不少熟客电话预约钓虾活动时间,“果园镇花果村钓虾、吃虾休闲游,是长沙县打造的湖湘文化旅游新名片。”

  生态循环种养结合,早已让新一代农民涂旭尝到甜头:一亩地,两份收成,龙虾才拇指大,客户就抢着下单;稻虾米有机无农药,每公斤售价18至38元,还不够回头客吃。2020年,尽管存在疫情影响,涂旭家仍接待了6000多位前来休闲的游客,生意最好时,25天净赚5.7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花果村许多农户都开始发展绿色农业,稻虾养殖面积达到1000多亩。

  “估计今年‘五一’假期,来村里游玩消费的人又会爆满。”

  “真不敢想,以前,谁会愿意来花果村呢?”听到涂旭的“估计”,年近花甲的花果村村民粟忠江满是感叹。

  花果村位于金井河汇入捞刀河之处,临水而生,村里水道纵横,有大小水潭近百个。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民们以生猪养殖为致富产业,上千户农家除了种植水稻就是散养生猪,生活污水直排、化肥大量使用、牲畜粪污外溢,村中水体黑浊不堪,恶臭难闻。每到夏秋季,孳生数不尽的蚊虫。“喝的井水看上去干净,但一煮沸就变浑,把水泵放到井里,一晚上就会沾一层油黑的外壳。”粟忠江说,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忙,效益上不去,反倒把身体拖垮了。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可闻可见,猪臭、水臭、垃圾臭,算得上“臭名”远扬,不但外人避而远之,村里人也急迫思变。

  近年来,全省加大水污染整治力度,小微水体治理是其中重要内容。长沙县财政投资约5.7亿元,对捞刀河、浏阳河干支流进行全面截污,每年安排400万元河道保洁专项补助经费,各镇、街道也加大了管护资金配套投入,确保小微水体治理和保洁常态化。

  花果村建起“三级”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三格、四格化粪池以及隔油池、沉淀池、生物制剂复合围堰池的打造,将生活污水、粪污水、餐厨水等分类收集处理,并在村里重要内循环供水系统张公塘遍植荷花、鸢尾、茭白、睡莲等水生植物,利用各种水生动植物吸附水中的杂质,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果园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治理,花果村排入捞刀河的水达到地表三类水质标准。

  这样的水质,正好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涂旭看到这个契机,放弃在外务工,回村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年就赚了20余万元。村民们受到震撼不小,纷纷主动探索发展稻虾养殖等绿色农业,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方式,用轮作方式让土地“休养生息”。在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频频亮起“红灯”的基础上,花果村的种养新模式,不仅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回报,还释放了生态效益。检测机构提供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花果村提供的土壤样本,镉、铅、汞、铬等含量远低于限值,近3年来呈现逐年下降的迹象。

  为了形成良好生态循环链条,村民们还积极种树种花,不仅为水产养殖丰富了纯天然食物,还令村里四季充盈花香、果香。

  花果村的山清水秀、好吃好玩,很快成了吸引城镇居民们的“景色”,人流涌入,一拨又一拨游客有力拉动了各类农副产品消费、盘活资产、增加数百个用工岗位……农业和文旅实现融合发展。

  “现在,我们村田里有景看、农业有钱赚、农民有活干。”花果村党支部书记冯广告诉记者,2019年村集体收入只有2.38万元,而今年有望达到30万元以上,“不仅农户的小康路越走越宽,乡村振兴也向前迈进一大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