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3月2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造了一种“思想的社会史”

  文景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是新文化史大家、书籍史权威罗伯特·达恩顿的最新作品,是一场有关财富、阅读、革命的环法之旅。

  达恩顿追寻法瓦尔热的足迹,带领读者走进图书贸易的各个环节,亲历大革命前充满博弈、混乱与生机的图书世界。当时市场上流通的是什么书?这些图书怎样到达读者手中?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如何?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创造了一种“思想的社会史”。它将启蒙运动、大众阅读与近代贸易结合,铺展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阅读和基层生活的全景画卷。

  见证法国大革命前夜基层社会的混乱与生机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以图书销售代表法瓦尔热1778年的环法之旅为叙述脉络,通过行程路线和各个地点涉及事务,复原了从印刷、运输到销售、结算的各个出版环节。达恩顿用精彩的浸入式写作,带读者见证了竞争激烈又秩序混乱的18世纪图书世界。

  达恩顿指出,大革命前的法国图书市场是一个移动的世界,民众对书籍的需求无处不在。很多书籍是靠流动摊贩和小书店店主等边缘经销商售出的。凡尔赛宫的政令只够飞到巴黎,于外省而言却鞭长莫及。受社会经济大环境所困,书商店主们承受这巨大的风险和经营压力,在破产的边缘挣扎求生。他们把满足读者的需求当作生意努力经营,谁也没有想到自己正在为一场革命做着准备。

  全面复原图书世界的真实状况

  这场“环法之旅”之所以能成行,多亏了故事主人公法瓦尔热的严谨认真。他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沿途经历,并随时向上司汇报法国各地的书籍需求和销售状况。法瓦尔热的旅行日志,无疑是对18世纪法国图书世界栩栩如生的导览。更幸运的是,这份日志所属的纳沙泰尔出版社档案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是除巴黎书商行会档案外,唯一完整的18世纪出版商档案。档案中包括五万余封商业信件,还有丰富的银行账目、交易记录等,涉及出版业有关的各色人群——作家、出版商、纸商、偷运者、货车车夫、仓库管理员、文学评论,当然,还有读者。

  罗伯特·达恩顿钻研这批宝藏半个世纪,对其中丰富多样的史料做了精细的文本分析。他挑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将其数字化,放在网站上方便感兴趣的读者深入挖掘。《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复原了彼时图书贸易的运行规则,同时提供了一幅巨变前夜大众阅读全景图。达恩顿还整理了一份18世纪法国的畅销书榜单,指明了哪些类型、哪些作家备受追捧,哪些书籍曾被广泛阅读。图书需求的偏好证实了革命思想的酝酿。尽管政治信息并不明确,但阅读仍然反映并强化了与既定秩序格格不入的普遍观点,也预示着,构建另一种现实即将从思想变为行动。

  达恩顿书籍史研究集大成之作

  本书作者罗伯特·达恩顿是闻名遐迩的新文化史领军者,始终致力于书籍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他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现为哈佛大学图书馆荣誉馆长、哈佛大学荣誉教授。他的代表作品有《屠猫狂欢》《拉莫莱特之吻》《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等,均在中文世界有重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是达恩顿时隔九年推出的最新英文作品,也是中文世界时隔九年再次推出达恩顿的新作。以全新的视角和框架,还原图书世界的整体状况,重建制度结构和经营模式,复原历史洪流中个体的行动、意志和选择。这使得本书成为一部真正结合了书籍、人物和思想的社会文化史。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英文版出版后,被称赞为创造了“一种思想的社会史”,作者是“这个时代乃至任何时代最为优秀的历史学家之一”。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 [美]罗伯特·达恩顿著 高毅、高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