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应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湖南农信(辖全省102家农商银行,以下简称农信系统)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普惠金融的领跑者、地方金融的排头兵,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践行中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要求,根据“三高四新”发展战略要求,加大“三农”有效信贷投放,在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展现新作为。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让乡村“香”起来
国家把粮食生产摆在“三农”工作首要位置。全省农信系统将突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湖南湘米产业工程和优质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撑。创新如土地指标增减挂钩融资贷款、农资贷等产品,推广应用“惠农担”农机贴息贷产品,保障超级杂交稻育种、水稻生产扩面资金需求,支持农资、农机购销和农田水利、机耕道建设等。同时,为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驾护航”。围绕优质湘猪工程、“菜篮子”工程等,探索创新猪牛羊抵押、温室大棚抵押融资试点。
支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让乡村“活”起来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龙头。配合新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湖南农信未来5年计划投放优势产业贷款不少于3000亿元。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各地农商银行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县域1—2个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省委、省政府打造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产业链发展。遵循产业链发展思路,支持种养、加工、储运、销售全链条发展,支持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及特色产业园,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信贷支持实效。推进品牌强农思维,继续培育“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支持安化黑茶等地理标志产品、“隆回金银花”等区域品牌产品及“洞庭水产”等品牌水产的种植养殖,推动优质农产品出湘出境。
支持农业转型升级发展,让乡村“强”起来
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不仅要支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还要落实在农业转型升级上。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坚持绿色兴农,支持节水节肥农业,支持种养融合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模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入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围绕农产品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领域,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推进现代科技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型企业降低融资门槛,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推广应用知识产权质押等贷款业务品种。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推动农业与旅游、健康、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支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美”起来
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支持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依法合规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县域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工业、农业、商业协同发展,加大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支持力度。支持文化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健康、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围绕红色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非遗旅游以及休闲观光旅游提供针对性产品支持。支持农村消费提质升级。稳妥推进个人消费类贷款、个人购房贷款、公职人员信用消费贷款等业务。
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让农民“富”起来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应用“银行+担保”“政银保”“银行+风险保障金”等多种信贷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合作化生产,把其培育成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农民致富带头人。支持涉农小微企业发展。对接“信易贷”等省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加快农商行机构接入速度和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加大涉农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续贷等贷款支持力度。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跟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小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探索完善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农户信用贷款产品,支持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
巩固拓展金融扶贫成果,让乡亲“暖”起来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对省农信联社信贷管理部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接续脱贫攻坚,省农信联社将带领全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推进金融扶贫事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过渡期内,保持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金融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脱贫不脱信贷政策。持续加大对脱贫县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服务,重点满足乡村振兴帮扶县、示范区融资需求。推动湘南、湘西园区企业开展“潇湘财银贷”试点,找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新方向。建立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继续探索对贫困边缘户的金融帮扶,对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消费扶贫等积极给予额度上、利率上的优惠,提升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者系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