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洁 赵奇钊
作为一项“兜底”工程,乡村学校健康发展关涉义务教育均衡、教育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国策。近年来,在国家系列政策支持下,点多面广的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师待遇得到极大改善,初始师资配置得到一定程度优化,但生源不断减少、课程开设不齐、群育活动缺失、优秀教师流失等病症仍十分普遍,乡村学校育人质量堪忧。必须多措并举,赋能乡村学校健康发展。
县域规划,做好乡村学校分层分流
乡村学校的困境,本质上源于粗放发展而导致的内涵缺失。与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均以县域为基本单位一样,乡村学校发展也应基于县域,依托县级政府在确保托底教育的基础上,分层分流,统筹规划集约型的优质乡村教育。首先,要统筹规划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县域学校数量与质量。其次,要调研确定县域内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状况与留存价值。第三,要前瞻性地规划乡村学校的发展类型。
分类评价,引导乡村学校特色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社会满意度等各方面情况,是评价义务教育学校的重点。乡村学校基本上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对其进行评价时,首先要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但同时也应考虑乡村学校的自身基础条件与发展规划特点,实施分类评价。对于乡村常规学校,除一般性要素的评价外,还应将寄宿条件、生活教师配备等寄宿制小学的特色需求纳入其中;对于特色化小微校,应根据其学生数量少且主要集中在低年级,以及师资极少甚至一人一校的事实,改变依附型发展、城市化、标准化发展的思路和做法,树立本土化、综合化的课程评价与人才评价观念,让教师放开手脚,从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校本课程开发、跨年级跨课程复式教学等可能的方面,大胆创新,干出特色。
回应需求,引领优秀师资扎根农村
教师是决定学校状况的核心力量,乡村青年教师则决定着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乡村教育的质量。只有重视乡村青年教师,了解青年教师的需求,乡村教育改革才可能取得进展与成功。近年来受益于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特岗教师招聘等国家政策,乡村初始师资配置有所改善。但毋庸讳言,青年教师安心扎根农村者的比例不高。按照ERG需求理论,乡村学校无法满足他们的关系需求与成长需求。为此,乡村学校建设应该回应青年教师的这两类需求。一方面,通过科学引导乡村小规模学校分流,合理减少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做强乡村常规学校质量,减弱乡村青年教师感受到的校园生活冷清、教学成就感低、无比赛机会等因学生数量过少而导致的需求不满足。另一方面,调整区域内招考方式,改“一考定调”为关注前期乡村教学成效的“考、核并行”等,以此为青年教师提供合适的成长通道。当然,除了上述外源性激励,更要强调内源式发展,建设一支扎根型的具备乡村教育改革精神、意志与能力的强大师资。
善用网络,补足乡村学校课程体系
乡村学校里,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都亟须专业教师。随着“三通工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以及城乡结对帮扶、高水平教研机构与偏远农村结对帮扶、各类教育公益等活动的开展,乡村学校利用远程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的硬件条件已基本具备,获取远程的课程教学资源不再困难,补足乡村学校的小学科课程成为可能。将这种可能变为事实,需要省市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系列措施,引导乡村学校树立借助现代远程教育开展乡村教育教学的理念,提升基于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的现代教学能力,探索在具体情境下如何将所获取的静态资源加以动态运用。
配置共享,激发乡村学校社区活力
乡村学校与乡村振兴命运与共,乡村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乡村社区的支持,乡村学校的师资、场地、文化资源等,可以助力新农村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以及劳动者技能培训。为此,应着力整合乡村各类教育资源,将乡村社区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与社会事业发展整体筹划,使乡村学校成为社区教育基地和学习资源载体,使乡村教师充分融入乡村生活,发挥乡村文化精英的引领价值,并在此过程中部分地完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互联互通,反哺于教育教学工作,促成办好让乡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省教育扶贫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