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本楚
群山环列,峰峦重叠,林木葱茏,涧水深流。一条透亮的小溪,自峰脚峦怀的岩层深处喷涌而出,流成百里长浪,清风帘卷,波澜涌动,从小村的门前蜿蜒荡漾而去,投入沅江怀抱。清波细浪的小溪,滋润了小村的千年历史,喂养着小村的代代子民,更是承载了小村的苦辣酸甜和枯荣兴衰。
小村从千年风雨历史的云烟中走来,从饮血茹毛,刀耕火种的月岁中走来,从肩挑背负,徒步山林,崎岖蜿蜒的小道上走来,穿越了莽莽深山,踏遍了重重沟壑,把世代文明的脚步踏得坚实,将未来春风的梦想做出浪漫。
小村从长夜里走来,走出了光明,走出了精彩,从冰雪严寒中走来,走进了春天,走进了温暖;从贫穷艰难中走来,走进了殷实,走进了快乐……
小村很小,1200多人口,坐落于四面环山,山多田少的山窝里。最使小村感动的,就是天然荡漾着这条清亮的小溪,波波浪浪,涟涟漪漪,终年从村前欢笑地流淌,颜容亮丽,浪声悠长。
自从小村踏进了新时代的门坎,便迎来了“精准扶贫”的春风。半坡上的自然村搬到了山下的大院子,告别了云烟缭绕的深处。危房改造的木屋瓦房换成了砖木结构的小洋楼。先前的老屋也在不断的换新,大都修成了二层三层的砖墙楼。村院里横竖两条大路,将小村割成四块。从溪边起脚,傍山成梯形而上,层层升高,屋基连着屋基,瓦檐接着瓦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年年月月,拥抱着风雨,拥抱着温暖。如此温馨着唐诗宋词般诗情画意的气象和着村院上空升腾的紫气,终日萦绕在灿烂的阳光中。
小村的背后耸立着三座山峰,中间那座高大,两边的峰矮而脉长,酷似旧时朝廷文武百官的纱帽形状,古人将其取名为纱帽山。纱帽山脚下就是溪流流出的一块平地,良田土地肥沃,便有了祖先在这儿落脚耕种,故自然得名纱帽坪村。
纱帽坪村是辰溪县柿溪乡最偏远的小村,离县城50多公里,属市级深度贫困村。市委扶贫工作队进驻之后,三年时间,5条村级硬化公路,盘旋方圆了百里大山,尤其修通了溆浦的接边公路与高速贯通,实现了小村的百年梦想。通车那天,群情欢呼,小村人献出家养的鹅鸭,专业户送来山鸡,老大爷、小媳妇从腊炕上取下黑里透红的腊肉,还有冬藏的南瓜、冬瓜、黄豆,地里的萝卜、白菜、大蒜,统统在欢笑的声浪里汇入村部楼。全村人们凝心聚力,摆了10桌,请工作队员、乡村干部同桌共饮。用水酒洗落风尘,让笑声滋润心田。碰得山响的土钵碗,碰亮了胸膛,碰落了月亮。
村院人行便道,条条油光青亮,路灯闪烁,彻夜通明,辉映着白墙红瓦,绿树红花。自来水流进了家家户户的灶房,流进了小村人们的心田,彻底告别了全村人在一口水井里喝水的岁月。白天,老人们在村部楼前的座椅上享受阳光。夜晚,儿童欢乐在广场的旗杆下,把国旗仰望。
村前的溪流两岸,绿树成行,鲜草野花,四季流芳。溪水鲜亮,笑声激荡在石头的浪花里,动听地欢呼着冲浪漫游的鱼虾。小鸟自然跳跃在溪岸柳林的枝头,偶尔扑腾在溪流的浪尖上,打湿了翅膀,带走了浪花。
鹅鸭在溪床游荡,撒欢的翅膀总把水面扑打,那呱呱嘎嘎的欢叫声,着实欢乐了溪流,欢乐了田野,更是欢乐了小村。白鹭飞落在溪床的石头上,金黄的脚爪紧抓石头,任浪波拍打,依然稳立昂首,把细浪清波张望,寻觅着浅滩沙石间游动的鱼虾。
红薯产业正当兴旺,把荒芜的山地复垦,将尘封的沃土翻耕。金黄色的红薯粉丝走出了山窝,闯进了外面的大世界。无任何添加的纯绿色食品走出了一条绿色大道,其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带动了辰溆两县的经济,传承发展了传统绿色环保产品。
今日的小村人们,心花怒放。笑容写在脸上,歌声哼在嘴里。《建设家乡美天堂》的村歌,唱响了京城,传遍了天涯。从此,小村在经久的感动中感动,在无限的快乐中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