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下黄精壮 枝头果实香
——新化高质量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扫描

  邹娜妮  黎义书  谢任文  王美慧

  以无人机航拍视角俯瞰,在新化县石冲口镇的高山上,黄精种植基地掩映在密林之中,春风拂过,如绸缎般涌动。

  新化素有“湘中药谷”美誉,林下仿野生黄精种植全国闻名,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黄精之乡”称号。目前,全县黄精种植面积达12.5万亩,培育黄精种植和加工企业、合作社409家,从业人员超12万人,综合产值达22.6亿元。

  如何让农业产业发挥更大效能,持续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是关键——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新化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壮大黄精产业,并选中县域特色明显、产业基础良好的小水果产业,全链条引导和规范两大主导产业的种植、加工、销售标准化建设,推动单一种植向深加工转变,助力形成产品多元化、生产组织化、产业链条化、营销品牌化的发展格局。

  建基地、拓销售、培龙头、创品牌……新化举全县之力高质量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覆盖石冲口、科头、上渡、炉观等4个乡镇42个行政村,该园区2024年综合产值超10.52亿元,预计2025年园区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优势特色产业由点状向带状、块状聚集发展。

  产业立园——

  “林下黄金”激活万亩青山,可利益联结2.5万人

  古称梅山的新化,自古就有黄精药用、食用的习俗。当地黄精植株高大、块茎肥厚,多糖含量平均高达16%以上。2018年,“新化黄精”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新化黄精自带流量,产品供不应求,客户常拿着现金上门收货。”在位于石冲口镇大团村的半山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冯鹏接待上门采购的客户,忙得团团转。

  药食同源的黄精性平味甘,长期食用有补脾润肺、滋阴益肾、提高免疫力的妙处,不愁销路。去年,冯鹏不仅流转了1600亩林地种植黄精,并从农户手中收购了300多吨黄精加工,综合年产值超2000万元。

  黄精生于林下,不与粮食争地,“土疙瘩”摇身一变“金娃娃”。新化按照突出优势、聚集资源、产业集中连片、三产有效联动的原则,以种植面积最广的石冲口镇为主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黄精种植区。石冲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尹湘辉介绍,全镇已建成32个黄精种植基地,总面积超1.5万亩,相关从业人员超3000人。

  放眼县城西南方,现代农业产业园激活万亩青山,2024年末园区现有黄精、水果种植面积达5.53万亩,从事黄精、水果种植生产加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实现综合产值10.52亿元。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脱贫人口”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该园区有效带动2.5万农户参与黄精、水果主导产业种植加工,其中带动脱贫户、监测户5813人,2024年末,该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07元,比上年增长16.3%,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链条活园——

  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20余种产品走俏市场

  如何掌握行业话语权,持续抢占市场?

  “摒弃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用工业化思维壮大农业产业,向精深加工要效益,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新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立人掷地有声。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新化在现有加工能力基础上,新建黄精生产厂房12800平方米,粗加工生产线5条,精加工生产线7条,促进扩大产能,增进科技含量,推动“黄精+N”多业态发展,将园区打造成高质量精深加工引领区。

  “新鲜黄精每公斤18元左右,经九蒸九晒古法做成黄精片,价格翻好几倍。”新化县天龙山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陈裕涛说。该公司已建成从黄精种苗培育、林下种植、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开发出代饮茶、面条、糕点、速溶饮料等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去年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

  种好黄精得“黄金”,加工黄精能“生金”。在位于新化县工业园的湖南丰谷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条日产2.4万桶黄精河粉的生产线建设完成。

  “速食产品能养生,很受消费者青睐。”该公司总经理吴文兵介绍,从本地农家收购的黄精经过产线加工,再和河粉冲泡,有一股独特的中药香。地道“新化黄精味”河粉声名远播,已进入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市场。

  品牌富园——

  “立体农业”释放效益,农户收入节节高升

  为把特色做足、把产业做强、把效益做大,新化下足“本钱”打造叫得响的农业品牌。制订完善黄精、水果发展专项政策;保障项目用地,加大财政资金支持;集聚部门力量规划部署产业科研攻关,大力促进成果转化……新化还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从土地、资金、金融、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加强保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园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在科头乡芙蓉寨村,湖南省桃林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时顺将黄精和白酒混搭出“新花样”,研发的“桃林园”牌黄精酒卖出600万年销售额。

  瞄准本地黄精产业优势,他不仅新建了一条黄精酒生产线,而且流转了350亩林地。林地里种下脆冠梨、金丝蜜李、龙李等知名品种,林下种植黄精,通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完善了水、电、路等产业配套设施,全面改善了产业发展条件。

  “玩转”水果产业,汝溪谷“谷主”刘红阳颇有心得。近年来,他从汝溪村、三板桥村、中心村等地流转的5000余亩林地、荒山,已栽满了杨梅、桑葚等11个小水果品种,2024年,通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投入,建设了产业路、灌溉设施和抗灾大棚等农业设施设备,全面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

  “科头乡紧邻县城,车程仅15分钟,打造农文旅融合的产业基地,发展周末游、亲子游有天然的优势。”刘红阳说,得益于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资金支持,他去年新修了4公里采摘便道、4.5公里排灌系统、1公里单轨运输轨道等。基础设施完善的汝溪谷,每到节假日便游人如织。

  “国家政策好,村里也能找到活干。”汝溪谷的樱花园里,年逾六十的廖太安正在锄草施肥。在果林务工,她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薪水,和她一样长期务工的还有40余人。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强。新化坚持“市场引领、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品牌驱动”的产业开发思路,高质量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黄精、水果产业成为致富的拳头产业,奏响激昂的乡村全面振兴乐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