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召开的首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锻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公安队伍建设事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必须深刻领悟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新担当新作为大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安铁军,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公安铁军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政治能力建设,建设重点是提升人民警察的“政治三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肩负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必须具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把握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其内涵十分丰富,内在结构非常复杂。加强公安队伍政治能力建设,提升人民警察的“政治三力”,不仅是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公安铁军的基本举措,而且是推动公安事业发展前进的重要保障。
牢牢把握政治属性,全面提升政治判断力
政治判断力是指党员干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形势、看待政治问题、预测政治趋势的能力。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交织,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公安机关是无产阶级手里的“刀把子”,法律赋予其特殊的强制权力。这些特别权力能否正确行使,直接关系到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人民警察只有提升政治判断力,才能明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智慧,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冷静,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切实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增强政治鉴别力,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时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警觉,不迷失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做到令行禁止,切实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增强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自我免疫能力,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全面提升政治领悟力
政治领悟力是党员干部学习领会并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精神来分析形势、推动工作的能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警察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提升政治领悟力,才能明确职责使命,增强责任担当,对党的公安工作方针政策了然于胸,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运用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来分析形势、处理问题,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不偏离、不脱轨。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妥善化解“关键小事”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推行系列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聚焦主责主业,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着力锤炼服务本领,全面提升政治执行力
政治执行力是党员干部推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落实到位的实践能力。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违法犯罪呈现全球化、智能化、非接触式等特点。客观形势要求人民警察要从大局出发,增强斗争精神,锤炼服务本领,切实提升政治执行力。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机关做精、把警种做优、把基层做强、把基础做实”要求,构建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龙头,以基础防范、重点管控、精准打击、内外联动、执法监督管理等5项主要机制为重点,以相关工作机制为补充的“1+5+N”现代警务机制体系,推进公安组织形态现代化。坚持数据驱动,将大数据作为驱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打造新质战斗力增长点,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在质量、效率及动力上的深刻变革。
(作者系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培育基地“安全教育研究基地”主任,湖南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