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牢记嘱托勇争先——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牢记嘱托勇争先——202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3月08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尺讲台绽芳华 廿七春秋谱师魂

  从教27年来,她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始终如一地用自己全身心的爱,温暖着学生,印证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踩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她就是任教于邵阳市西直街小学的语文老师郑霞。

  杏坛守望:廿七载初心如月

  烛火映长路的启程。青衿之志,履践致远。1998年盛夏,这个扎着马尾辫的师范女生,怀揣着泛黄的诗集与崭新的教案,踏进西直街小学斑驳的朱漆校门。从青涩见习教师到骨干名师,她把人生最璀璨的年华,都酿成了浸润童心的甘露。深夜备课的台灯,见证着她手写百万字的个性化批注;泛着墨香的毕业赠言簿,珍藏着一届届学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动人诺言。

  春风化雨:教学艺术的诗意栖居

  语文课堂的审美重构。她的课堂是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当《枫桥夜泊》的钟声在多媒体屏上荡漾,孩子们跟着AR技术穿越千年,与张继共听寒山寺的禅音;在“汉字溯源”微剧场,学生披着自制汉服,用肢体演绎“牧”“渔”“耕”的甲骨文密码。这种跨时空对话,让语文素养如春藤般自然生长。

  匠心独运:班级治理的柔性哲学

  自治花园的生态营造。她把教室变成微型社会实验室。“今日值日总统”轮流执政,“班级宪法”由学生起草表决。当两个男孩为足球争执不下,她会化身先贤,引导他们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化解矛盾。毕业多年的学生依然记得,那方“情绪气象站”黑板,曾怎样教会他们读懂心灵的阴晴圆缺。

  静水流深:师者境界的审美抵达

  荣誉勋章背后的精神史诗。省级优秀辅导员的证书,镌刻着红领巾研学活动的创新足迹;大祥区骨干教师的奖章,折射出42本手写教案的厚度。但她说最珍贵的勋章,是那个留守儿童第一次主动拥抱时,落在她肩头的温热泪滴。

  廿七载春秋更迭,郑霞早已把教师职业修炼成生命的审美方式。当粉笔灰染白双鬓,她依然保持着用红墨水笔批改作文的习惯,因为坚信“每个标点都是心跳的韵律”;当AI技术冲击传统课堂,她在智慧黑板前微笑:“机器永远无法复制师生眼神交汇时的电光石火。”这位教育田园的行吟诗人,正以最古老的匠心与最先锋的视野,在教育的年轮上刻写着——师道永恒。

  (王维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