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3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陈咏涛 邹健)3月6日,农历二月初七晚,衡阳县界牌镇中断5年的火灯节重新举办。村民点亮火把、红烛、彩灯等,走街串巷,祈求风调雨顺,省内外逾5万名游客前来观看。
记者看到,从界牌镇圣寿寺到建新街,十里长街张灯结彩,万人空巷,家家户户门前燃起篝火,点起蜡烛,迎接火灯的到来。
晚上6时,起灯仪式开始。领队、护卫、彩旗、彩车、火炬、牌灯等组成的队伍,沿大街小巷行进,群众自发跟随。灯火辉煌,蔚为壮观。人们放鞭炮、鸣礼花,家家添彩,户户接灯,整个城镇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耍火灯是衡阳县界牌镇独有的民俗传统。传说明朝永乐年间,界牌镇一带连年遭受虫灾,人们组织耍火灯消除虫灾。后来,当地群众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七都会自发性组织耍火灯,祈福求愿,这一民俗至今已传承600多年。
2001年,界牌镇民间组建火灯队,恢复耍火灯的民俗传统。2011年12月,界牌火灯节入选衡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