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溪
说写干是干部的基本功,是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领导能力的高度与深度。现实情况是,尽管多数领导干部学历很高,写作基础尚好,但愿意动笔写的人少之又少。
领导干部动笔写文章是我党的一贯要求。毛泽东同志在《文化课序本》中指出:“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也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会拿笔杆”“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1981年5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在以后的不同时期,中央也有这样的要求。新时代领导干部大多高学历,文化基础扎实,落实中央要求应该容易一些。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思想重视不够,工作异常忙碌,写作需要吃苦等原因,这一要求在落实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领导干部多动动笔是磨炼内功的重要条件。动笔可以培养吃苦精神。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一个问题的认识,从说到跃然纸面上,无论水平多高的同志,都是一次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痛下苦功的过程。从选题、确定框架到动笔起草、反复修改,每一个环节都是苦差事。同时,还需要深入思考、收集相关资料,有的还要请教别人,哪一环节都不轻松。这样次数多了,吃苦就成了一种习惯,干起工作来就不会觉得苦、觉得累。不少领导干部不想动笔,可能有许多因素,但怕吃苦是很重要的一条。动动笔能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如果对一个问题仅停留在说的层面,可能更多是自己静态的认识。如果动笔写成文章,就要参考别人的成果,借助有关资料,条件具备还要汲取别人智慧。领导干部尤其职级较高的领导干部,对某个问题准备动笔前,一般都要认真学习中央大政方针,研究目前达到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框架结构,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多少价值。如此循环往复,视野就会开阔,眼光就会长远,对许多问题都会有新的见解,慢慢就会提高认识水平。
领导干部多动动笔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内在需要。领导工作中涉及文稿处理的任务很重,尤其是高层领导几乎整天都在与文稿打交道。一部分干部忙乱不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处理文稿的能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自己多动笔,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对文稿质量高低一眼就通,对文稿修改把关就能事半功倍,对牵头文稿就能提出中肯意见,这样处理文稿就能少花很多精力。现实情况是,文字能力强的领导干部花在指导文稿组织与完成上的精力要少得多,而缺乏这一特长的同志不仅在这方面耗时多,更重要的是拿出来的东西质量不高,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有的甚至推倒重来,不少时候弄得苦不堪言,效果往往还很不好。
(作者系中央巡视组原副部级巡视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