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违规借调为何屡禁不止

  周跃平

  “共青团云南省委以‘挂职’名义大量违规借调工作人员。”当这样的字眼,写进7月1日云南省相关通报中,一个大大的问号浮现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违规借调,咋就这么难绝迹? 

  借调,本应是促进人才流动、加强工作协同的桥梁,是干部成长道路上的宝贵经历。它承载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工作效率的美好愿景,是“双向奔赴”的积极尝试。然而,在共青团云南省委的案例中,这一制度却沦为了违规操作的温床,让人不禁扼腕叹息。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对制度规范的漠视,是对干部管理原则的背离,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的沉疴宿疾。 

  “有事才借,无事即返”,这本是借调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借调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的前提。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借调却逐渐偏离了正轨,演变成了一场场“体外循环”的闹剧。借调范围之广、时间之长、人数之多,不仅让原本应各司其职的岗位变得模糊不清,更让基层干部陷入了“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境地。这种无序的借调,不仅未能如预期般促进工作,反而加剧了基层负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借调乱象的产生,既有制度层面的漏洞,也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一方面,相关法规制度对借调的规范不够明确,执行力度不够,使得一些单位有机可乘,肆意妄为;另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对借调的认识存在误区,将其视为解决工作难题的“万能钥匙”,而忽视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根治借调乱象,必须从制度入手,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借调的条件、程序、期限等要素,加强监管,确保借调工作依法依规进行。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让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得到重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